社区树知多少?湾仔树木大使诉说树木背后独有故事
1999年的施政报告,政府说要将香港变成亚洲的绿化模范都市。接著,政府便每年都在种树,2001/02年度至2010/11年度的10年期间,政府共种了1亿1200万棵植物。比较近期的数据,2015/16年度,全港就种了610万棵植物。每年花费大量公帑种花草树木,但我们对这些植物的了解又有几多?由珍古德协会举办的《根与芽行动:城中树目》,邀请了过十多位义工参加导赏员培训,认识湾仔常见树木,并且成为湾仔的“树目大使”。义工们完成了为期2日的义工训练课程,现整装待发为5月21及28日的导赏团诉说湾仔树木故事。“城中树目”是什么计划?义工们又从中学习了什么树木知识?
望大众不因树木开花或落叶而投诉
《根与芽行动:城中树目》的义工培训于4月22、28日进行。活动聘请了一位注册树艺师讲解湾仔的特色树木,内容包括湾仔常见树木辨识、树木特征及生态特色,以及湾仔与树木相关的历史故事。
珍古德协会执行董事邝浩然说希望透过活动,增加区内居民对树木的认识,明白树木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不要因为开花、落叶和结果等现象而觉得滋扰就去投诉,要求移除树木。他说:“希望透过树木导赏训练,训练一批社区人士了解自己社区内不同树木的特色和故事。最重要是故事的部分,这反映树木与社区的关系。完成了训练,就由大使带社区内的居民了去了解自己社区内,自己日日经过的树,背后都有一定的故事。希望从中提高社区人士对树木保育的认识。因为我们见到有个常态就是公众会觉得树木只是环保和绿化的用途,忘记了树有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成长周期。因为这些意识的不足够,就会令这样的事发生--开花、落叶和结果对居民来讲变成了滋扰,结果有很多的投诉、要求移除树木。希望透过这个项目可以减少这个情况的出现。”
祈各区遍地开花 发展公民科学家
《根与芽行动:城中树目》暂时只有两天的导赏团,活动何以为继?邝浩然解释,是次活动是组织首次办有关树木的保育项目,属试验性质,再收集意见,研究可否扩大计划。地区内的学校、团体可联络他们,安排已经培训的树木大使带导赏团。他指目前已经有学校表示有兴趣参加导赏团,不过因为内容涉及一些稍深的树木知识,目前会以中学生及居民为主要对象。同时,亦望将来可以在其他区开展同类型的活动,介绍其他区的特色树木。
负责在导赏活动中指导义工们导赏技巧的珍古德协会计划统筹钟卓霖表示:“带活动最重要是考虑安全问题。学生平日上学很忙、时间不多。亦不希望他们听的讯息不清楚,浪费了经验。所以希望树木大使可以清楚地传达讯息,用有趣、生动、有交流的方法去带团。”至于活动为何要招募义工做导赏员,而不是请来相关专家担任?他表示:“作为NGO(非牟利团体),不能因为一个项目就去请十个全职的大使回来。而且很多市民对树木好有兴趣,平日放假亦想做一些事受益予个大众。而且以影响来计,这次可以训练10个大使,大使再每人训练2个人,2个再训练4个,影响会更大。外国如今流行公民科学家,希望树木大使能让大众明白不需要天才才能做科学家,只需要行出多一步,就已经可以对树木、生物学认识多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