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听急症室】拦截程式各有利弊 网络专家教路:唔好直接拒听

撰文: 邱靖汶
出版:更新:

有急症室医生爆料,有伤者在接受手术前欲医生致电通知太太,惟因医院来电的“3”字头号码被对方拒绝接听;医生打到嬲,伤者及家属亦错过慰问时机。资讯科技专家方保侨指智能电话的市场上有多个拦截应用程式,但市民在选用时要小心考虑程式索取的权限。

港人一机在手已成为社会常态。(资料图片)

智能手提电话发展成熟,闹市之中人人一机在手,分秒必争获取资讯娱乐。但近年电话骗案每见猖獗,推销广告来电永无止境,已把不少市民训练得愤视陌生来电,不少人都在电话上安装了拦截程式,辨认不受欢迎来电号码,以减少对生活的滋扰。网络专家、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教路,选择程式技巧,最大前提是程式应显示来电公司及性质,再由用家决定是否接听,不要直接为用家“cut线”。

方保侨:听个电话唔会死

每天都会接听多个工作伙伴或传媒查询的陌生号码,方保侨笑言:“电话唔会食人嘅,人哋打咗十几次你听咗都唔使死。”对于市场上林林总总的拦截程式,方教路各个apps都会要求读取的权限,用家在安装及使用前应评估风险,例如程式要求读取电话簿正常不过,但若要求使用照相机及读取文件档便没有必要,应小心处理。

要分辨可疑来电除了靠电子程式,更重要是用家本身警觉高。(资料图片)
方保侨称可以干扰器及“鸟笼式”阻隔电讯讯号。(IT Vision图片)

苹果机推荐“芝麻” Android可试“小熊”

作为IT人,方拥有两个主要操作平台的智能手机,究竟会用哪些程式?他表示,iPhone安装了“芝麻来电 - Hong Kong Junk Calls”,又指出该程式只要求在用户的电话簿加入过万过电话号码,不会取得电话簿其他资料,入侵私隐风险较低,但缺点是电话簿资料大增令搜寻速度变慢。

至于Android,方保侨曾经安装“小熊来电通知”,但发现程式抢用电话的记忆体拖低电话效能,而且每有“黑名单”来电都以pop-up通知,令他曾错过了接听有用电话,故决定弃用。他指出部分Android程式设有直接为用户“cut线”的功能,但他个人并不建议采用,因为所谓的“资料库”由用户举报,难以一一验证,举例别人觉得某银行来电是滋扰,但对该行客户则可能是重要通知。

资料库验证“白名单”助辨有用号码

电话号码资料库HKJunkCall负责人胡文翰补充,iPhone用家可把操作系统更新至iOS 10后,“芝麻来电”便毋须汇入黑名单号码。为协助客户辨识经过验证、可能有用的号码,“小熊来电”及“Whoscall”两程式更已采用资料库的“白名单”,提示包括医院、信用卡热线等的来电。现时,资料库“黑名单”有2.5万个电话号码,“白名单”则有15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