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限定的邮票】香港历史建筑收在方寸之间 仲有得玩AR?
香港邮政将于4月25日发行特别邮票“活化香港历史建筑II”,分别介绍了六个活化历史建筑项目:We哗蓝屋、油街实现、绿汇学院、石屋家园、元创方,以及茂萝街活化项目。除了留意首次推出的AR(扩增实境)技术,以及互动游戏“邮游活化建筑”之外,这次的邮票设计亦尽见设计师的巧思,利用烫压印刷技术展现每座建筑物的特色及功用。
邮政推app玩集邮:“活化建筑”活化邮票?邮政:“集邮非老化事物”
方寸之内展现每座活化建筑的特色
设计邮票不容易,方寸之内要有邮票主题、建筑外观、香港名称,亦要回应建筑物的独特主题,带出“活化”与“历史建筑”呼应的效果。
要展览建筑的不同面貌,“活化香港历史建筑II”的邮票上就利用了烫压印刷技术印制。烫压印刷是利用热压的方式将文字或图案的色箔烫在物件上。这些色箔图案在光线下,不同角度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而是次邮票中的图案与每座建筑物发挥的角色及功用息息相关,从人到自然、艺术到创意产业,每座活化建筑背后都有特别关注的主题。
We哗蓝屋-人与人的互动
位于湾仔,由蓝屋、黄屋、橙屋及毗邻空地组成。We哗蓝屋以“留屋留人”的方式活化为多元服务大楼,设有“香港故事馆”、“社区经济互助公所”、社企食肆,及推展“好邻居计划”,承传及推广地区文化。
所以,人像图标象征We哗蓝屋着重社区之间的互动。
油街实现-艺术社区的交流
前身是香港皇家游艇会会所。1930年北角填海,建筑物被改为政府物料供应处员工宿舍及仓库,及古迹办的考古贮存仓库。2013年活化后,中心作为艺术场所主力培育年轻艺术人才及推广社群艺术。
其对话方框象征艺术、社区、和人的交流。
绿汇学院-鸟儿的家
前身是旧大埔警署,是新界首间警署及警察总部。活化后的绿汇学院主力推广可持续生活方式和实践绿色生活。学院北面的大埔墟鹭鸟林,每年会有鹭鸟飞到该处过冬,生育下一代。
鹭乌图案代表该址为鹭乌提供栖身地。
石屋家园-怀旧冰室
位于九龙城,本为九龙城候王庙新村的一部分。候王庙新村清拆后只剩下石屋。石屋的建筑结构反映战后香港平民的生活方式。活化后设有怀旧冰室、文物探知馆和明阵花园等设施,为访客提供餐饮、课程、展览和导赏服务。
饮品和食品图案表达其怀旧冰室的主题。
元创方-创意生境发光发热
原址是中央书院院舍,1951年被改建成已婚警察宿舍。2014年活化为创意中心,为设计师及创意企业家提供展示及销售产品的平台,推动创意产意文化。
灯泡图案象征本地创意生态百花齐放。
茂萝街活化项目-艺术的基地
位于湾仔,原为下铺上居的唐楼。活化后设有艺术工作室及展览空间,为本地及国际文化艺术界提供创意平台。
绘画工具图案象征艺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