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工伤】现场片段曝光 专家:堕海工作台承托儿戏  

撰文: 潘安奇 王洁恩 文雪萍
出版:更新:

上星期三(3月29日)发生的港珠澳大桥严重工业意外,导致三名工人堕海,当中两人被捞起后证实死亡,此外,未有堕海的工人中亦有两人受伤。三名堕海工人在桥底的活动式工作台上工作,事发时,工作台系稳于桥底的吊带突然断裂,令距离海面仅约三米的工作台跌落海中,有指工人安全绳的另一端扣在台上,于是一同堕海。事隔数天,意外发生后的现场片段曝光,摄录了桥面一片混乱的情况,包括“工字铁”倒塌在地。由于桥底的工作台由桥面的“工字铁”协助吊起,有工程师从片段中推测意外成因,有机会是“工字铁”的结构不稳定,无法承载工作台,换言之,意外可能涉及人为因素。

工作台堕海的同事,“工字铁”倒下,两名在桥面工作的工人被击伤。(片段截图)
未有倒下的桥面“工字铁”(图中蓝色物件)。有专家指,片段中可见“工字铁”的两端仅由石屎及钢通堆高,中间部分由“千斤顶”支撑,形容其结构不稳定。(片段截图)

从事发后的片段所见,吊起工作台的“工字铁”倒塌落地。有桥面工人疑似被吊起工作台的吊带击到,一人躺卧在地上无法行动;另一人则面部受伤,要用纸巾掩脸,神志清醒,而该名工人身旁更有一滩鲜血。

可能性一:“工字铁”结构不稳

另外,从短片所示,桥的另一面亦有同类“工字铁”,“工字铁”两端分别由石屎及钢通等组件堆高承托,中间部份则由“千斤顶”支撑。工程师学会前会长梁广灏看过短片后,直言相关做法“好危险”。他解释,其组件没有锁上螺丝及经烧焊连接,形容他们犹如“砌积木”般把组件堆上,使组件极不稳定,容易倒下。

图为已倒塌的“工字铁”,用以承托的石屎及钢通等组件亦一同倒下。(片段截图)

可能性二:工作台先断缆 重力令“工字铁”塌落

香港工程师学会前会长陈健硕称,依短片所见,只能判断现场有两个可能性:一是承托“工字铁”下的钢片高低不一,使“工字铁”的结构不稳固,容易失衡,不能稳固的承载工作台;二是工作台断缆后坠下的重力拉到“工字铁”的结构,使“工字铁”的结构失衡,又认为二的可能性较大。他续表示,暂时只靠短片难以一下子下定论,要现场目击证人才能作判断。

与意外中堕海的同款工作台,就是靠桥上支架吊着。(图片由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联侨提供)

安全扣变“死亡扣”

事发期间,三名工人正于工作进行拆卸工作,但承托工作台的吊带突然断裂,三人绑上的安全带另一端却系在工作台上,最后与工作台一同堕海。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联侨表示,若在临时搭建移动工作台上工作,必须提供独立安全绳供雇员使用。由于工作台有下堕的风险,若将安全扣扣在工作台围栏上,一旦发生工作台下堕,安全扣可能会变成“死亡扣”,从而危害工人生命安全。

桥底的工作台,由桥面的“工字铁”以吊带协助吊起。意外发生时,吊带断裂,“工字铁”亦一同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