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赴佛州会特朗普满布暗礁 中美“庄园外交2.0”摸石头过河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中美关系或是现时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对世界格局走向至关重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3月中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后,敲定了习近平于4月初作客佛罗里达州,与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其私人度假村会面,意味继2013年加州“习奥会”后,中美元首再以非正式“庄园外交”开启双边关系新局。但特朗普对华政策仍模糊不清,连对华事务负责人都未就位,双方在多项重大议题上无共识可言,此时举行“习特会”难为中美关系带来实质进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6日至7日,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佛罗里达州马阿拉歌会面。(路透社)

蒂勒森较早前出访东亚,访问日韩中这三个区内最重要的国家。其中在中国,有传蒂勒森的首要任务就是邀请习近平于4月到访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的马阿拉歌(Mar-a-Lago)私人度假村,与特朗普会面,为中美关系重新出发而努力。

在中国出访期间,蒂勒森曾在与习近平及中国外长王毅同场的场合下,说出一番中国式的话语,指中美两国之间“在不冲突、不对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赢,有非常良好的关系”,一字不漏地套用了王毅对“新型大国关系”的阐述,《纽约时报》更形容此为不寻常的举动。可是别以为美国愿意用中国的话语,就等于接纳中国对两国关系的立场。美国媒体《POLITICO》分析,美国外交人员对“不冲突、不对抗”的解读,是华盛顿接受并退出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势力范围,及尊重中国在台湾、西藏、南海等区域问题的绝对话语权,而在美国的中国专家圈子中更笑指,“合作共赢”(win-win)代表“中国赢两次”。这些解读的潜台词都是美国不可能接受中方主张,所以蒂勒森所言看似认同中国对中美关系的定义,背后恐怕暗藏杀机。

马阿拉歌尽享佛罗里达州最美景色:

+4

在这背景下,习近平若于下月访美未必会有什么实质进展,遑论中美关系急需的突破。在奥巴马主政后期,中美关系急速恶化,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态度非常强硬,又表明《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TPP)是一项遏制中国的协议,两国之间仿佛只有对抗,而非当初所期许的合作。到特朗普上台后,两国关系的前景更不稳定。特朗普在竞选时已多番攻击中国,指它夺去了美国工人的工作,这名新科总统更在上台后第一天,直指中国是汇率操纵国,更曾表明美国不一定会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大大动摇了两国建交的根基。虽然上任后特朗普在与习近平的通电中,重新表明承认“一个中国”的立场,但特朗普立场反复,两人在国是上可说是并无互信基础,所以习近平就算亲身到访他的私人别墅,相信所得亦不会很多,甚至难免在见面后让特朗普在Twitter上连珠炮发,沦为别人宣传自己的工具。

若要盘点特朗普和习近平两人在马阿拉歌可谈的话题,最为迫切的正是一直尾大不掉的朝鲜问题。白宫发言人斯派塞(Sean Spicer)在证实美方筹备“习特会”时,亦表示会谈将讨论“朝鲜和其他问题”。中美两国在此问题上有很多分歧,但都坚持朝鲜无核化,将其对地区的威胁减到最低。在共识明确下,两国元首或许就有了讨论基础。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早前出访东亚,成功邀请习近平访美。(路透社)

从最近蒂勒森的东亚行,亦可看出朝鲜问题将是“习特会”的一大主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指出,蒂勒森的东亚行直接任务就是对朝鲜施加更多压力、军事威慑甚至武力威胁,全方位配合中国对朝鲜的频繁施压,进一步对朝鲜加大制裁。事实上蒂勒森在朝鲜问题上,亦确实指出美国将采取更强硬的态度。这名国务卿在首尔公开表示“战略忍耐的政策已到尽头,我们正探索新的外交、国安及经济做法,所有方法都已准备好”,暗指已准备好用武力制裁朝鲜。

事实上,美国在东亚应对朝鲜威胁的武力配置几近完成。从日韩现时都拥有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到韩国近来部署的萨德防御系统(THAAD),现在连日本亦有计划引进。美国的盟友都部署了可靠的导弹防御系统,再加上原本在日韩两地的驻军,美国有足够的能力对付朝鲜。然而,美国在中国周边部署武器,亦严重威胁到中国的战略安全。中国在萨德问题上对韩的强硬回应,清晰展现了北京的不安与不满。可以预期,一旦习近平与特朗普在朝鲜问题上交锋,美国军事威胁与萨德部署将会成为焦点。

按时殷弘的解读,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底线是不能对朝当地施加任何军事打击,所以蒂勒森在东亚行表现出的立场并不为中国所喜,但中国仍可为中美关系的全局,再次加强对朝鲜的经济制裁。当蒂勒森说出强硬说辞之际,特朗普亦在网络上助攻,在Twitter上表明“朝鲜的举止非常不妥,长年都在‘戏弄’美国,而中国在此亦没有做什么去帮忙”。这番话固然是在批评朝鲜,却也连消带打攻击中国。与此同时,从特朗普的说话亦可看出,他清楚明白到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角色,这说明中美元首可能在朝鲜问题上寻求合作空间,甚至以此事为两国以后数年的关系建立互信基础。毕竟在此问题上,任何一方的行动都会动摇到东北亚地区的局面,单独行动亦将引来更多麻烦。

特朗普在Twitter上传与安倍击掌的照片,印证了美日关系打得火热,但今次习特会又会否有如此亲暱的画面出现?(Twitter)

问题在于中美双方是否准备好合作?美国种种动向表明特朗普在佛州设下的将是鸿门宴,未见面已先用对朝军事威胁、萨德部署作胁,连“先礼后兵”也免了。此前英国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 May)、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及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五位政府首脑都已访问白宫,但似乎均无法取得外交成果。特雷莎·梅虽获特朗普手牵手,关系看似融洽,但能否重拾昔日美英特殊关系仍是个谜;安倍晋三力争美国留守TPP不果,只获特朗普应允维持美日长久以来的同盟关系;特鲁多与特朗普在北美自贸协议问题上各说各话;内塔尼亚胡在约旦河西岸定居点移民等问题上依旧没有得到白宫认可;默克尔与特朗普的会面更可用尴尬来形容,当记者们要求两人握手时,特朗普听而不理,默克尔轻轻问他要不要握手,他继续当没一回事。与特朗普分歧同样大的习近平,会得到的待遇或许不会比以上几位领袖好得多。

中国在特朗普上台后对其耐性不可谓不大,甚至送上“厚礼”,包括向特朗普的公司批出已经申请了近十年的商标注册。然而,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其实至今仍然未有清晰的方向,从“一中政策”及内阁各人对东亚事务的口径不一来看便可略知一二。特朗普现时亦未委任在奥巴马时代举足轻重的亚洲事务高级顾问,兼且白宫内仍有多个相关要职从缺,在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制定清晰的对华政策。若习近平在此时前往佛罗里达与特朗普会面,对在中国问题上有着“边缘政策”(brinkmanship)思想迹象的特朗普来说,可能就会继续向中国施压,尽量争取更多利益,根本不可能出现中方所强调的“共赢”。

除此之外,从大国外交的角度来看,习近平前往马阿拉歌的时机令人感到疑惑。习近平第一次以中国元首身份到访美国,是于2013年到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非正式会面,其时习近平是在结束对中美洲多国国事访问后途经加州实现“庄园外交”,如今习近平若专程到访佛州,固然突显对中美关系的重视,但正如上述分析,特朗普是否准备以相应的礼仪对待,令人怀疑。客观来看,中美元首首次会面的较好时机,或许是今年7月在德国汉堡举行的G20峰会,这是个多边场合,无所谓主客之分,可以平等地谈论关乎双边以至国际格局的重大问题。

面对着特朗普,无论他是一个强势或弱势总统,他坐在椭圆办公室内就是手握了全球最强大的军队,及掌控着世上最大型的经济体,中国即使无意对抗,亦不得不防他恃势凌人。马阿拉歌或许阳光普照,习近平可以跟特朗普一边打高尔夫球,一边商讨解决朝鲜问题的方法,但中美现时仍然乌云密布,这个时候举行“习特会”,如果能够让两人建立合作的基础,已是非常乐观的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