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危机】屡爆丑闻面临680亿负债 巨人如何走上破产边缘?
TOSHIBA东芝,日本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之一,业务由家电、半导体、基建到核能,遍布生活所有部份。但自2015年东芝爆出做假帐,到今天核能部门破产,东芝正面临日本史上最巨额的负债。一个曾是全球的著名大企,是如何走上了悬崖边缘?东芝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东芝前身,田中制造所在1875年创设,距今已近150年历史。东芝业务十分广泛,由家电、半导体、基建到核能,遍布生活所有部份。日本今天多个建筑项目、铁路、通讯设备以至军事都有来自东芝的足迹,东芝在日本可谓举足轻重。
被揭造假帐 一波未完一波又起
不过东芝在近年接连出现灾难性意外,2015年东芝被揭造假帐,规模超过10亿美元。社长田中久雄引咎辞职,东芝出售其白色家电(White Goods是指可以帮人做家务的产品,如雪柜、洗衣机及冷气机等。)与医疗器材业务。但一波未完一波又起:东芝旗下的西屋电气在美国核能事业投资出现具大亏损,再度重创东芝业务。截至2017年3月财政年度,外界预计东芝将亏蚀高达1万亿日圆(约680亿港元),创下日本史上最巨额负债。
为此,东芝决定放弃美国的西屋电气,根据《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条宣布破产。但为填补已造成的巨额亏损,东芝准备把最擅长和最赚钱的半导体业务切割出售。自2015年假帐事件东芝已出售了家电、医疗业务,现今还要放弃核能和半导体业务,也就是说东芝最终只余下基建业务,其余周边项目将彻底消失。
到底是甚么原因造成如此惨况?东芝是如何走进了绝境?
十年前埋首核电 遇上311地震碰钉
东芝在2006年斥资54亿美元收购美国著名核能设备公司西屋电气,作为踏足发展核能事业的第一步。东芝作为“总合电机建设”公司,投资其他产业并无不妥;2006年国际油价急升,各国都希望发展核能取代石油发电减轻负担,东芝把握机会发展核电可说是正确一步。西屋电气亦成功在2008年投得了兴建美国4座核反应堆的合约。
然而不幸降临在东芝头上: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福岛核电厂意外冲击全球核能产业,全球牵起反核浪潮。但当时东芝并无意改变核电计划,时任社长佐佐木则夫更扬言公司要赚1万亿日圆,间接造成了今日的灾难。
高层缺乏远见 执意发展核电
日本并无生产石化原料,电力来源依赖原油输入。因此尽管发生福岛核事故,日本未有真正搁置核能发电的想法和可能,但美国情况却不一样。日本Newsweek评论指出美国核能事业分成军用和民用,民用的核电终究依赖市场需求发展。当福岛核事故发生后,美国当局收紧了安全标准,令开发成本大为上涨。东芝的核能技术来自通用电气,而通用电气董事长兼行政总裁伊梅特(Jeff Immelt)早在2012年表示核电成本太高,“已高到无法继续下去”。
而另一方面东芝内部同样存在经营问题,《日本经济新闻》评论道,日本企业在经济高峰期太成功,导致许多大企业不愿放弃原来的管理模式,往往把经营不善归咎外来因素,而忽略伴随环境转变的内部营运问题。如东芝一类的大公司,高层一般都是从内部提拔,每三至四年换人,因此决策者普遍缺乏远见和创新能力,无法预视核电发展成本急升带来的潜在问题。为确保盈利到不择手段造假数粉饰帐目,正好引证了东芝久存的严重管理和经营政策错误。
放弃核能与半导体 能助东芝脱险吗?
东芝走上了今日的悬崖边缘,多年经营的业务几乎全军覆没。东芝现任社长纲川智东在早前记者会上表示下一步是要完全撤出核能事业,放弃西屋电气和美国的核能发展。同时以出售半导体获得的资金,填补亏损重新出发:“虽然(余下的业务)不会像半导体或核能一样可以赚上1万亿,但要赚3000亿、5000亿是可能的。”
东芝余下的基建业务包括建筑、铁道、系统开发和印刷零售等事业。纲川表示希望能在2017年成功止血,在2018年脱离亏损稳步发展。但日本基建项目早已接近饱和,日本政府亦正急于向外输出基建平衡产能过盛,加上缩窄业务意味加剧同行竞争,东芝的前景仍未明朗。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