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之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爱恨情仇
地理上,纳卡是个有趣的地方。亚美尼亚人构成了纳卡的主要人口,这个地方却位于阿塞拜彊的领土内。该地是亚美尼亚与阿塞拜彊两族之间爱恨情仇的缩影。曾经两族人和平共处,阿塞拜彊人的居所隔壁就是亚美尼亚人。不过,一切都因苏联解体而变得不再一样。
贾法洛夫一家住在舒沙一间暗黑无光的房间,房内有叠得高高的被单与软垫。这一家人的儿子谢尼兹,在1992年5月8日被亚美尼亚军人杀死。“憎恨并非发自内在,是源于外在因素”,贾法洛夫说道。
绍尔是谢尼兹的莫逆之交,他于1992年那次战争中失去了左脚。阿塞拜彊的绍尔有两个很要好的亚美尼亚朋友,他们在舒沙一同长大,在山上来回奔走,在街上玩排球足球,更互相为大家在黑市市场购物。当绍尔到了参军年纪,二人更为他的理发费埋单以示支持。“战争期间,我经常害怕当我从我的枪管方向望去,会见到他们的身影。我曾因此发恶梦”。
两地和平 全因限制讨论
曾参与当年战争、现任舒沙历史博物馆馆长Ashot Harutiunyan指这段历史对舒沙人而言是“不想回忆,未敢忘记”。“战争前的生活很不一样,当时的苏联政府根本不会让我们谈论甚么至民族及国家身分认同。我们那时有邻居,大家会互相探访”。
两个国家独立之初就在1918年为争议领土爆发战争,1920年战争结束,两年后双双成为苏联的一部分。纳卡地区遂变成阿塞拜疆加盟共和国内一个自治州,但当地人口绝大多数是信仰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而阿塞拜疆人口多为穆斯林。不容许自由讨论的气氛,确实令纳卡地区出现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
阿塞拜疆人加法尔(Aynur Jafar)亦因为两国冲突逃离家园,她忆述当年两族人和平共处的情况。“我的国家是个和平之地,亚美尼亚朋友会来探望我们,我们是邻居,根本没有人想像到有一天会爆发战争。”
纳卡地区面积4400平方公里,在苏联时期为阿塞拜疆的一个自治州,多数居民为亚美尼亚人。1988年苏联开始崩塌,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因争夺纳卡爆发战争,亚美尼亚占领了纳卡及其周围原属阿塞拜疆的部分领土。1994年,两国就全面停火达成协议,但至今仍因纳卡问题处于敌对状态。
纳卡问题的复杂,从它的名字上就可以体现。“卡拉巴赫”(Karabakh)源自突厥和波斯语,意思是“黑色花园”,“纳尔戈诺”(Nargono)则源自俄语,意思是“山脉”。纳卡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多年来却一直是大国博弈、民族冲突与宗教矛盾的一个引爆点。俄罗斯自1994年起支持亚美尼亚,而土耳其与伊朗似乎站在阿塞拜疆一边。西方则因为觊觎里海丰富的油气资源一定程度上偏向于阿塞拜疆。
大国博奕 纳卡问题更复杂
纳卡冲突,无论是20多年前那一次还是去年4月初的那次,表面看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直接较量,但其背后的大国角力不可忽视。
长期以来,俄罗斯将纳卡问题视为平衡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关系的工具。所以俄罗斯并不希望纳卡爆发更大规模冲突,影响自身的战略利益。亚美尼亚是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是俄罗斯的盟友。按照该组织规定,若成员国受到来自一个国家或者国家集团的侵略,其他缔约国都要给予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必要帮助。同时,俄罗斯也重视与阿塞拜疆在能源、军事等方面的合作,不希望与阿塞拜疆交恶而使后者倒向西方。
近年来,虽然阿塞拜疆凭借丰富的油气资源,国力和军力增长明显超过处于内陆的亚美尼亚,但在没有取得相关大国明确支持的情况下,阿塞拜疆仍然缺乏足够实力单方面打破该地区现状,彻底解决纳卡问题。
尽管大国不希望纳卡冲突继续升级,但作为一个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纳卡问题要想彻底解决的可能性不大。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此问题上的存在着难以磨合的分歧,无法调和。阿塞拜疆要求亚美尼亚从纳卡地区完全撤军。而亚美尼亚作为纳卡的实际占有者,不可能轻易做出妥协。双方多年积累的敌对情绪短期内很难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