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民地武・序|征服与抵抗 关键第三方

撰文: 吴迪
出版:更新:

自今年2月1日缅甸军事政变爆发至今已有两个月。3月27日,缅甸“建军节”纪念日(昂山素季父亲昂山将军76年前率缅军对抗日本),示威浪潮迎来又一个巅峰。而军方的铁腕镇压,亦在当日造成至少114名示威者身亡,是两个月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引发全球惊叹。

与此同时,在军方和示威者之余,一面是全民盟(NLD)与多股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组织(民地武)对话,有意组成抗衡军方的“联邦军”;一面是军方先将若开军(Arakan Army,若开邦三股民地武之一)从恐怖组织名单除名(2020年被全民盟政府列入),后宣布将全国范围内针对民地武的军事行动继续暂停至4月30日。

是以,在军方掌握“枪杆子”,全民盟掌握过半民意的情况下,缅甸各地以往同受军政府和全民盟打压的多股民地武,也就凭靠自己的武装实力,愈发成为决定缅甸局势走向的关键“第三方”。

要知道,缅甸内战和民主化进程数十载,期间既有昂山素季等民运人士与军政府的对弈,又有缅族与一百多个少数民族的纠葛,还有佛教徒、穆斯林、华人等宗教族群因素。事实上,就连所谓“内战”的讲法,也是以“缅甸联邦”的视角出发而得出,从缅族人和很多少数民族的角度观之,这更像是“开疆拓土”和“抵抗侵略”的征服扩张与求存抵抗。

西部的若开军和罗兴亚军、北部的克钦军和果敢军、东南的克伦军,乃至东部掸邦混乱的军阀支系……如今缅甸相关新闻虽然主要都围绕示威,不过伴随着军方和全民盟的亲善拉拢,各民地武正“趁缅族内乱而作壁上观”。这些民地武的核心诉求始终是削弱缅族中央政府,无论这个中央政府是全民盟、巩发党(USDP)、还是军方。

一定程度上,缅甸军方之所以推翻去年大选结果,既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亦是因为全民盟经选举结果在国会进一步坐大,令缅甸政局进一步和军力现实脱节,可能成为未来局势的隐患。而全民盟在大选之后的两个月里否认“大选舞弊”的指控,拒绝军方以“复核选举”为名令其让利的要求,终令军方采取了决绝的措施。

这就是缅甸的政治现实。缅甸的前路究竟是另一次和谈,抑或是内战的再爆发,很大程度上已经旋于军方和全民盟分别在与这些民地武“与虎谋皮”时,如何做到“火中取栗”,而非“引火烧身”。

3月27日,缅甸建军节,军方举行阅兵典礼:

+20

相关文章:示威不绝、暴力升级 缅甸局势前景已可预估

可以预估,短期内最好的结果,便是“联邦军”成型,以全民盟所掌握的过半民意和民地武所掌握的“枪杆子”,促成与军方的谈判,各方共同重新完成权力分割,更精准地反应政治力量与军事力量的分配。

最坏的结果,则是全民盟在军方强势镇压之下进一步激化,而民地武又趁势坐大,以维护民主选举结果为名,行削弱缅族中央政府力量之实,缅甸由此陷入又一次大面积军事冲突。

长远而言,若想打破缅甸的困局,除了确保均势的前提,更有需莫大的政治能量和务实精神。而这些问题都并非国际社会所能帮手解决,若想在缅甸繁杂的局势下求得和平,非缅甸人自己磨出前路而无以长久,相隔六十多年的两次彬龙会议便是很好的尝试。

在这种背景下,昂山素季是位非常厉害的政治家,最大的长处就是隐忍,最大的短处则是刚愎——事实上,军方领袖敏昂莱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次真的是到了考验这些缅甸政治家的时刻。

从《香港01》的角度,我们期待缅甸各方寻得非凡的克制、魄力、智慧与务实精神,促就可持久的和平与发展。
而为了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缅甸的政军现实,我们除了对相关新闻进行实时报道、分析和评论,亦将于后续几日陆续刊出“缅甸民地武”系列文章,通过介绍最主要的几支少数民族武装力量,尝试以最简明的方式,概述缅甸繁杂的民族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