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怀孕24周照超声波或可验小头症 疫苗测试挑战道德

撰文: 李骏生
出版:更新:

寨卡病毒1940年代发现于非洲乌干达,在今次南美爆发之前,与初生婴儿的小头症并没有明显关联。然而,巴西去年底有小头症症状的初生婴儿涌现,为寨卡爆发响起警号。小头症不但难以准确地在产前检查发现,对婴儿的影响更是无法预计。另外,要为寨卡病毒研发疫苗,需要得到孕妇协助作临床测试,对期待新生儿的父母来说,同样是难以承受的风险。

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的孕妇于首都的医院等候接受产前检查。(美联社)

小头症(microcephaly)是严重异常的身体状况,医学界普遍认为是出生前头部发展不良所致,与寨卡病毒没有必然关系。小头症不但没有复原头形的治疗方法,一名出现小头症症状的幼童,将要承受的影响更是难以预测。

来自美国麻州的泰里安(Terrien)夫妇15个月前诞下幼女阿莱娜(Alainah),现年21岁的妈妈忆述,怀孕24周时医生作超声波检查发现阿莱娜头胪异常细小:“我心碎了,医生让我选择终止怀孕,但我不可以这样做。”

巴西一名初生婴儿出现小头症症状,母亲为其量度头围。(路透社)

阿莱娜现在能走路,也可以说出例如“爸爸”(papa)、“妈妈”(mama)等简单词语。医生指阿莱娜接下来的发展进度无法预测,甚至无法断定日后长大成人的阿莱娜是否能够继续走路。

26岁的爸爸慨叹:“实在十分困难,没有解决方法。我们一家余生只有步步为营。”一般来说,受小头症影响的人将会遇上痉挛、步行困难、学习障碍,听力及视力障碍等问题,有一成的病者完全没有智力问题。不过,情况有可能更坏,小头症长远来说对脑部的伤害可以很大,导致智力障碍、严重残疾等,部分病人需要透过喂食管进食维生。

医生除了无法向婴儿父母清晰地解释小头症的影响,产前能够测出小头症的时机亦是令父母难以抉择的因素。

较严重的小头症症状可于怀孕24周时经超声波发现,但孕妇多于约20周时作超声波检查,因此各方可能错过了发现问题的机会。

在美国,法律容许最迟终止怀孕的合法界线介乎怀孕24至26周之间。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Seattle Children’s Hospital)的神经科医生塔利(Dr. Hannah M. Tully)称,超声波检查后向准父母宣布坏消息时都感受到对方的痛苦,形容对方“怀孕时还要面对可怕的情况”。

换言之,在美国受影响胎儿的父母,普遍只有数周作一个重大的抉择。塔利说:“法律限期之前,家人只有极少时间阅读资料、考虑风险、作出决定。”另外,有专家亦关注,若由不够经验的医生去分析超声波扫描结果,有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处理今次寨卡疫情的棘手之处,除了后遗影响难以预测、断症时机不佳,还在于研发疫苗。现时没有疫苗能有效对抗寨卡病毒,研发的过程需要临床测试。领导英国主要的慈善组织“卫尔康基金”(Wellcome Trust)传染病及免疫生物学部门的特纳(Mike Turner)解释:“尝试研制疫苗,将要在孕妇身上测试,从实际及道德层面来看都是噩梦。”

(纽约时报/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