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选】“爆冷”结果跌碎全球眼镜 揭民调失效三大原因
特朗普横扫多个关键摇摆州,势入主白宫,当选新任美国总统,“爆冷”结果令全球大跌眼镜。特朗普是次所得选举人票抛离希拉里,跟选前普遍民意调查有出入,民调失准。英国专研民意调查的专家认为,民调未必准确,原因是特朗普触发的“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比想像中大。
原因一:沉默的螺旋
传播学者纽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在1974提出这个理论。大意是指,如果民调受访者觉得自己的观点属小众,他们不愿意向外宣扬自己的看法。相反,如果受访者认为自己的看法与多数人一致,他们会大声说出来。传媒通常会关注主流的观点,轻视少数派的意见。于是少数派的声音来渐少,多数派的声音遭放大,形成多数声音盖过少数的螺旋。
在今次大选,特朗普形象差劣,不少人认为其言行荒诞。特朗普支持者会因为害羞,不向民调机构坦言自己投票取态。因此,民调不能如实反映选情。“沉默的螺旋”愈滚愈大。
特朗普在开票前,民调显示仍然落后,特朗普向传媒表示相信自己的“隐藏支持者”。另外,互联网民调有匿名机制、加上支持者可重复投票都会令民调失准。
【拆局】乡郊白人选票空群而出 “沉默的票源”撑特朗普扭转大局
原因二:抽样方式失准
美国大部份民调机构依靠打电话收集选民意见,这个方法亦不太准确。虽然手提电话普及,但家居固网电话在美国仍然相当重要,便分成两个群组。接到手机访查的多数是年轻人,他们倾向支持民主党,即希拉里阵营;而收到接线电话的通常是老人,他们倾向共和党,即特朗普的阵营。民调机构对两种抽样方式比例不准确,都会令民调失效。
加上手机不同固网电话,民调机构难以“按号索骥”,加上用手提电话的人多,民调机构难以确定受访者的住处,掌握确实的州份民意。更重要的是,美国采用选举人大选机制,民调机构须掌握受访者所在选区,方能精准预测胜选机率。
原因三:“胜者全取”制 灰心选民放弃投票
美国总统大选的“胜者全取”制,亦会令民调难以反映真实给果。
美国各州都有民主共和两大党的“票仓”,即是州份会倾向其中一党。因为胜者全取,在“票仓”州份,不少选民担心自己属少数派,不相信手上一票可收改变社会,最后放弃投票,情况亦可能令民调失效。
(综合报道)
《香港01》特备直播节目01烽火论坛,由谢志峰主持,与嘉宾陈家洛、王慧麟、黄梓谦、冯智政和梁启智摆下龙门阵,为你分析新总统上场启示和环球政经新格局。直播完结后,读者也可以点击视频框回带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