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游乐场.上】会说故事的游乐场 为何小孩玩砾石木屑?
男孩小步并大步跑向烟囱游戏塔,来到钻笼爬架底部往上眺望,皱一皱眉头,一手抓着铁架,另一手再提高点放上去,脚也开始屈曲起来,一层层往上爬。他时不时转头看看自己爬了多远,又止住了动作,犹豫了两步又再向前去。愈来愈钻进游戏塔深处,紧绷的脸渐渐放松下来。
花了不少力气,攻上顶端,来到长长的管状滑梯前,看不到外头,来个小小的奖励,溜下去。冲击力带来了快感,他满足地笑了起来,发觉比起第一次走缓坡踏阶一下子钻进塔里,感觉爽多了。
这个小男孩既可以是你的孩子,也可以是他的孩子,来到台北华山大草原游乐场,小朋友都可以按自己的需求和能力挑战,没有谁比谁落后,各自以自己的步伐前进。近年台湾打造了一座又一座的特色公园游乐场,一场由妈妈们发起的“不要罐头游具”革命,从双北(台北市及新北市)掀起全台的改革浪潮。
从小朋友的期盼和玩乐表情,可以看到这些努力争取回来的公园让孩子从手机游戏世界回到游乐场。“特色公园游乐场”有什么特色?背后又如何一路走来?香港的爸妈们又希望自己的孩子如何成长?
现在:激发童趣进行曲
先休息一下,这次走容易的道路,小男孩从较平坦的爬网钻进去,发现了一个望远镜,看了一会,心中有疑问︰咦,为何对面有座烟囱?抓了抓头,再溜下滑梯,看到了站在木屑上的妈妈,一手抢来妈妈手上已喝光的手摇饮品杯,放进了几块木屑,说︰“请你喝的珍珠奶茶!但你要答我一个问题,为什么那边又有烟囱?”
妈妈跟他诉说以前这里是酒厂,故事还没说完,男孩又问︰“那为何入口那边有火车轨?以前这里有火车吗?”男孩猜对了,这里以前是华山役站,酒要由小火车运到别的地方去卖。他作状装出了火车的轰隆轰隆声,就往沙坑处跑跳着过去。
游乐场各自有自己的特色主题,在地化述说当地的故事,这就是现在台湾的做法之一。木屑、砾石的材料取代了塑料铺面,让小朋友发挥创意,玩不同的游戏,让游戏不只发生在游具(游乐设施)间,而可以在公园的每一角落。这种自然游戏,是在人造环境中模仿天然环境,让离大自然很遥远的居民可以在游乐场中接触到大自然的气息,不用按既定的规则去玩,也可以创造自己喜欢的游戏环境,学习评估风险。
小男孩走到沙坑,水沿着三层圆丘台阶边缘流下来,把沙子堆上去,都湿了,再拿下来做造型,和旁边的男孩比并着谁做得漂亮。
这是台北市第一座由孩子们设计的游乐场。林亚玫是“还我特色公园行动联盟”(下称特公盟)的召集人,也是一位母亲,这个游乐场有公民团体和孩子的参与。她解释,以往的沙坑可能只是摆一些硬体设施,这个沙坑却把孩子的行为考虑进去。“因为孩子在沙坑时最喜欢为沙加水,我们直接把水的元素加进沙池里面,可以在里面摸水,孩子也会顺着水道把车子、叶子放进去,而不只是加个设施。”
像屯门公园共融游乐场,华山大草原游乐场从策划阶段广招全国小朋友担任小设计师,征集了不同孩子的点子,小朋友参加了工作坊和不同的活动体验,了解观察基地环境,一同创作出他们理想中的游乐场。
林亚玫再解释,“儿童参与”不是他要什么你给他什么,因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够。“他只能说他要秋千,但他不知道背后的原因是他要荡高,他要摇摆,他要跟家人一起享受那份成功感。我们要看到他语言背后的行为是什么,因为知道你喜欢加水,知道你要爬高,知道你爱奔跑,就把这些元素加进去。小孩也很喜欢这些环形的跑道,跑来跑去。”
在出入口连接铁轨的火车隧道,其中一面展现了华山车站的历史,另一面也有由参与工作坊的孩子创作的马赛克贴画。
林亚玫分享,“我女儿的作品也在,她每次来到公园就会跟朋友说她的作品。这赋予的意义不只是孩子来参与,而是你的参与令游乐场改变了,那以后你长大的孩子会不会来关心自己的土地?她经历这么长的参与,会说哪个游乐场好玩,这是儿童赋能,她自己有能力,看你愿不愿意蹲下来听。这一群孩子每次来就找自己的作品,再跟朋友讲。”
能有现时的特色公园游乐场,过往的妈妈们付出了不少努力,她们如何一路走来?详看︰【台湾游乐场.中】妈妈组成公民团体 各县市推动改革
上文节录于第199期《香港01》周报(2020年2月3日)《台湾游乐场发展三部曲 宝岛妈妈推动特色公园改革浪潮》。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