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老饼】古洞酱油厂秘制莲蓉 88岁掌舵人情系豉油
月饼还是传统的好吃。大家追逐奶黄、冰皮,莲蓉月依然不愁没有拥趸,每一年吃过了才觉得实在。说月饼好吃,大抵都离不开夸说莲蓉香,“坚用莲子做”。古洞有一酱油厂,兼产莲蓉豆沙,不少人闻口碑而来,我们亦如是。摄影:余俊亮
有71年历史的广德隆酱园邻近古洞菜站,酱园的大门敞开,似是来者不拒,甫一进来举目全是酱油瓮,然而,酱油瓮的尽头便是莲蓉了。莲蓉都装在银色的铁罐内,每罐重17斤,上方贴着一张牛油纸。师傅着我们快快拍摄、不要“阻住地球转”,以确保莲蓉不会沾上一丁点的尘埃。如此逾百罐在工场内列阵,场外也堆了好几十罐,早上由职员逐一搬上货Van出货到酒楼食肆。
酱园的酱油、面豉酱的香气都给瓮盖遮实了,反而莲蓉则隔着一张薄薄的牛油纸,随意飘香。莲蓉带着油香,有人夸奖此家“用油浸保持莲蓉软滑清香”,问老板庞先生求证,他则不置是否,只说,那全是当天凌晨才动工炒制,自然很香。庞先生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今年已88岁,走路时总是翘手在身后,在酱油厂行上行落,偶尔身体倾后,却立刻站直,脚步稳得很。
问他酱园如何生产莲蓉?他感觉此话问得极幼稚,调侃说,“有什么好说,道理就好似炒菜落盐、落油,就咁简单。”再问,则说:“做法谂都谂到啦,就是将莲子褪衣,烚腍加糖煮,很简单的。具体做法唔讲得咁多。师傅凌晨3点多就开始烚莲子,炒莲蓉,两样工作都需对住热水和火炉,日头天气太热,晚上比较凉爽,做起来较舒服。”
三晒豉油 取出盐粒减咸
中秋前,每晚有10多名员工做酱油、莲蓉、豆沙,有什么柯打就做什么。酱油厂老师傅不多,“走一个就少一个”,有时庞先生晚上也留下来做监工,相比“年轻时落手落脚做,如今则年纪大,手软脚软想做也做不来。”虽然,家里子孙众多,曾孙都有两个,可是“我识做的他们唔识”,相反亦然,无人继承。
酱油厂的老伙计卢健德也说:“做莲蓉无得学,讲唔真。黄莲蓉猛一点火,白莲蓉则不可太猛火,一猛火就有色。”二人都不肯多说其做莲蓉的秘技,每次问及莲蓉,庞先生也总是将话题绕回酱油,滔滔不绝的跟我说酱油之得来不易和无奈,“将黄豆和面粉捞埋发酵成豆曲后,洒上粗盐,放在太阳下晒六个月,一整瓮的材料,只能晒出半瓮豉油。将半瓮豉油从瓮缸中取出,用隔袋隔清微粒再晒,如是者来来回回晒三匀才可以卖。可以卖的生抽,依然会放在瓮内,有太阳时我们会继续晒,很细粒的盐会浮面,继续晒,晒到咁上下,盐一重就沉底,我们就用密度计量度,将盐取出,如是者这瓮豉油就会淡一点,无咁咸。你说,花咁多工夫,(但)一支豉油可以卖几钱?”
他指着酱油瓮续说,“ 一个瓮压住10多呎地,你说10多呎值多少钱,万几蚊呎啊,一瓮面豉,豆连盐,6个月才成功。豉油有些酿6个月,有些酿两年,香港的地如此矜贵,做酱油人家说你傻啊。酱油不是香港这些地方做的。你们以后都没这种豉油食了。”
高峰期 中秋耗80多吨莲子
在他而言,相对豉油,做莲蓉豆沙都是小巫。“莲蓉、豆沙都是时节嘢,平时不会无无谓谓买个月饼食,中秋有人需要,有生意就做,无就算。”他们选用湖北的莲子,原材料都放在冷气长开的货仓,“湖北莲子很靓,够硬,你试下咬,一定咬唔入。”我着庞先生也咬一咬,他则笑言,自己整副牙齿都是假牙,只有三颗是真的怎么咬?货仓里堆了10多包莲子,每包50公斤。庞先生说:“东北发展后我们陆续收工,很多生意都不敢做。酱油厂后半部租给人家做停车场,只剩下眼前这块地方做食。”老伙计卢健德补充,“我们都没有什么战意做,如今做莲蓉只比平时多3倍。十几二十年前,比平时不止多10多倍。高峰时,只是中秋就用80多吨莲子,现在中秋用不到10吨。”
广德隆老酱园地址:上水古洞95约754A地段电话: 2741 6463、2670 0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