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译】剑桥教授撰文指 环球经济震荡 不应怪罪中国

撰文: 陈智深
出版:更新:

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张夏准(Ha-Joon Chang)在英国《卫报》撰文,指西方国家未能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学习,真相是近年任何金融“复苏”都是建基于资产泡沫,富国才是当前经济动荡的祸首,不应因为如今股市暴跌,就把账算到中国头上。文章节译如下:

剑桥大学教授张夏准指,环球经济现时所见的震荡,是因为复苏并未曾真正出现,不应怪罪于中国经济下滑。(美联社)
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张夏准。(网上图片)

美国股市今年开局是历史上最差的;与此同时,欧洲及日本股市,市值亦分别蒸发了10%及15%;中国股市同样向下急坠;加上油价跌至十二年来新低,反映(或预期)环球经济正向下走。

近期有一些主流经济学的论述,指2016年应该是环球经济完全自2008年金融危机复苏的一年。美国保守的财政哲学及支持营商的政策,会促进经济和就业增长,从而引领上述复苏。

美国股市在2015年创新高,已反映出该国强大的经济增长。虽然去年夏天曾因中国股市拖累而出现震荡,但去年10月时美国失业率已由金融海啸后最高峰的10%回落至5%,重返海啸前的低水平。美国联储局上月落实9年以来首次加息,更显示美国经济令人有信心。

除美国外,英国和爱尔兰的故事亦相似。在金融海啸时,后两者所受冲击更甚于美国,但两者同样通过漂亮的手腕、保持高度警觉和采取了恰当但不受欢迎的政策——削减开支。主要集中削减无谓的福利开支,同时想方法令民众相信,不能再依靠纳税人的钱过活,来加快创造就业机会。它们巧妙地不向憎恨银行业的人投诚,从而不用过分监管金融行业。

现在,连欧洲大陆经济都开始回暖,同时承认了需要接受财政纪律、劳动市场改革及减少营商管制。全世界——或至少富裕国家——最终都会完全复苏。究竟,现在错在哪里呢?

中国经济只占全球总值13%,远不如欧、美及日本加起来的影响力。(美联社)

那些主流经济学的论述现时开始转向责怪中国,说是未来经济问题的元凶。欧思邦早前站在前线发炮,指本月出现了危险的“新威胁鸡尾酒”正是由于中国货币贬值和油价下跌(两者很大程度上都因为中国经济下滑)引发。如果英国经济复苏受到打击,他暗示是因为中国错误地管理其经济所引致。

资产泡沫造成复苏假象

诚然,中国是环球经济一个重要板块。在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前,只为环球经济贡献2.5%,但现在的数字已接近13%。不过,其重要性实在不应被夸大。截至2014年,美国(22.5%)、欧元区(17%)、日本(7%)等经济规模合共占全球经济近半,富裕国家影响力明显远胜中国。除了那些向中国出口原材料的发展中国家,根本不能因为中国经济下行而指责它令你的经济体生病。

真相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北美及西欧从未出现过真正的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20个国家中有11国在通胀调整后的人均收入仍然低于危机前的高位。另外,有5国(奥地利、冰岛、爱尔兰、瑞士及英国)仅高于危机前约0.05%至0.3%;只有4国:德国、加拿大、美国及瑞典的人均收入是确切地高于危机之前。

现时很多复苏进程其实是由资产市场泡沫衍生出来,过去7年根本没有实质增长。(美联社)

西方国家未汲取金融海啸教训

更不幸的是,很多复苏进程其实是由资产市场泡沬衍生出来,再通过量化寛松政策将现金注入金融市场,令泡沫越吹越大。从过去数年的英美股市走势,已足以察觉这些泡沫的戏剧性。美股去年攀上高峰后,在夏季回落,及至年底又几乎收复了失地。英国更多了一个楼市泡沫,现时楼价已经较2008年金融危机前高出7%。

由此可见,今次经济震荡的主要成因是因为富裕国家——特别是由金融业主导的美国及英国所引发。它们在2008年的危机后,拒绝进行基本经济结构改革,唯一可以产生复苏力量的方法只是催生另一个资产泡沫。

我们已浪费了过去7年的时间来支持一个已经破产的经济模式。在情况进一步恶化之前,我们要致力令金融业少点程序、多点耐心;通过财政政策鼓励投资于实体经济及创新科技;同时更要致力减少不公平情况,令需求得以维持的同时,又不需产生更多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