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皇求退位】退位改制 牵动终极问题:日本社会想要怎样的天皇

撰文: 陈奕谦
出版:更新:

一名82岁的老头子受制度所限,想退而未能退,甚至连表达意愿也要非常委婉。这是日本的明仁天皇。明仁在全国讲话中表达求退心迹,然而要退位就先要改制,继承制度、摄政安排等种种王室制度改革,全都有可能被提上议事日程,牵动整个日本社会。名副其实,兹事体大。

日本王室获民众爱戴,图中左起分别为皇太子德仁夫妇、天皇明仁伉俪、文仁亲王伉俪,以及文仁两位女儿真内子及佳子公主。(Getty Images)

日皇明仁自言年逾八旬,体力有“种种局限”,开始思考自己将来的状态,“担忧或难以像能否如目前般完成公务”。《皇室典范》规定“天皇驾崩时由皇嗣立刻即位”,意味日皇没有退位的选择。如果明仁明言要退位,就变相如同指示政府修改《皇室典范》,立即违反日本宪法中天皇不得干政的规定。所以明仁想退位,但不能直说。

虽然共同社的民调显示,社会有85.7%人支持设立条文,让明仁退位,不过丽涟大学的宪法教授八木秀次直言,《皇室典范》是永久法律。一旦加入退位条文,将会对继承制度及王室地位带来冲击。九州大学的宪法教授横田耕一亦指出,修改《皇室典范》将无可避免地引起对整个王室制度的一场大辩论。首先,如果要尊重天皇意愿,那他在什么条件下可以退位?必须要到体力不支的地步,还是只要他不情愿,就可以轻言退位?“应该要写得清清楚楚,任何含糊之处都会带来困难。”日本大学历史教授古川隆久说。

上皇天皇权争有前科 学者忧王室卷入政治角力

对于日皇应否退位,学者其中一个关注,在于退位制度或会令日本王室陷入政治角力。在明治天皇之前,日皇退位并不鲜见,有时甚至出现上皇(太上皇)与在任天皇的权争。例如九世纪的日本,当时仍然有退位制度,力推新政的嵯峨天皇,遇上意见不同的平城上皇,双方变成权斗;在十二世纪又有崇德上皇起兵夺权,最终不敌后白河天皇,史称保元之乱。

到了十九世纪的明治维新,天皇在“大政奉还”之下重掌大权,明治政府亦制定了《皇室典范》,规定日皇只能在任直至驾崩,再没有上皇一位。如此安排,用意之一是为了避免再有权斗、角力之事。到二战之后修订《皇室典范》,仍然没有加入退位条文。

王室制度大检讨 女性继承权或重提

1984年,日本众议院曾讨论过退位安排,当时的宫内厅次长山本悟举出三大原因,力陈退位制度不可行之处。第一,退休天皇会令王室的权威一分为二;第二,可能会有政治势力逼宫要求日皇退位;第三,天皇即使自愿退位也会令天皇体制不稳定。虽然时移世易,二战后天皇已没有实权,但如果要修改《皇室典范》引入退位制度,必须要对退位天皇之后的地位与权责作清晰安排。

佳子公主是文仁女儿,在日本社会甚有人气。(资料图片)

除此之外,一旦要修改《皇室典范》,其他有关王室制度的改革倡议必然也会在讨论之列。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王室公主能否继承皇位。虽然历史上日本曾有八位女天皇,但自明治时代以来的规定都是传男不传女。《皇室典范》订明,天皇只能由男性担任,不过王室近年面临“阴盛阳衰”的问题,太子德仁膝下只有爱子公主一名女儿。

话说在2005年,皇太子德仁和文仁亲王仍未有子嗣之时,当时的首相小泉纯一郎亦曾建议修例,继位不分男女,让皇太子德仁的女儿爱子公主可继承皇位。

当时虽然有七成多人支持,但右翼团体大力反对,身为时任内阁官房长官的安倍晋三据报也不支持。加上小泉准备向国会提交修正案之时,日皇次子、秋筱宫文仁亲王的儿子悠仁出生,围绕女性继位权的讨论亦随之而搁置。

皇太子德仁跟太子妃雅子唯一的子女,是右边的爱子公主。(Getty Images)

外嫁公主保王族身分  右翼反对

另外,即使王室女成员出嫁,但以后能否留在王室大家庭、享有王室居所,也是一个议题。

有分析认为,天皇可能担心孙儿悠仁将来登基后,他的胞姊和堂姊爱子可能都已出嫁,依规定都成了平民,假如悠仁届时尚未娶妻生子,整个王室可能只剩下他一人。因此,天皇也希望改革王室,让悠仁两个胞姊真子和佳子,在婚后维持“皇室准成员”身分,至少能够帮弟弟分忧解劳。

2012年首相野田佳彦曾经有此提议,但他咨询了12名专家之后,有4人反对,当时在野的安倍晋三亦批评此举破坏“皇居传统”。日本右翼保守派本来就重男轻女,他们担心如果准许公主嫁人后留在王室,长远有可能“沟淡”王室血脉的“纯正”。

再者,如皇太子德仁继位,但他没男丁,换言之文仁亲王将会既是皇弟,亦是储君,到时或要再立皇太弟(Kotaitei)一衔。还有退位天皇的开支,以至宫内厅的架构等,全都有可能成为日本需要讨论的改革问题。

然而,在研究这些问题之前,日本政府还要先商讨,如果成立专家小组研究,应由什么人出任成员。此外,往后有关修改《皇室典范》的每一个细节,在讨论上也必须从长计议、小心翼翼,避免令外界相信安排是出于明仁的意思,衍生“天皇干政”的宪政质疑。即使有了草案,还要得到国会同意。横田耕一教授就估计,整个修改《皇室典范》的过程,随时可能要花上数年时间。无怪日本右翼担心,修改《皇室典范》会妨碍安倍推动修宪。

在日本,要求废除王室制度者从来只属极少数。任何有关《皇室典范》的检讨,相信都不会触动这根本。面对明仁求退,安倍政府如果想简单了事、尽量避免影响其修宪大计,选择之一是局限修改皇室典范的改革讨论,仅提出对《皇室典范》现有的“摄政”条款作小改动,增加“因天皇年事已高”可拥有立摄政的条文,但日本社会以至各股政治势力是否赞成,仍是未知之数。

总言之,明仁求退势必牵一发动全身。横田教授直言:“若开始讨论退位安排,事情将会很复杂⋯⋯如果开始讨论订立退位制度,最终会争论日本社会想要一个怎样的天皇。”

如果皇位传男不传女的规定不变,文仁亲王的儿子悠仁(右二),未来颇有可能成为天皇。(路透社)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