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厦风暴】全港共183幢工厦设危险仓 学者料租金下挫逾一成
政府宣布,会优先处理违地契吸引公众进出(如学习中心、宗教聚会场所、商店、食肆、娱乐及康乐场所等违契问题)以及领有消防处发出危险品牌照的工厦。由于一般工厦只限作工业或货仓用途,所以作为学习中心等上述用途,若未得特别批准,属违反地契。《香港01》记者发现,全港共有183幢设持牌危险品仓库的工厦,占全港合共约1500幢工厦的12%。有学者估计,由于用途收窄,短期内这183幢工厦的租金至少下跌一成。另外,记者直击粉岭一幢设有危险仓的工厦,一楼设有招待外来客的餐厅,二楼则为存放大量气樽的烧腊工场。
粉岭业丰街13号多利工业大厦不属政府首轮处理的政府六幢工厦,但设有持牌危险仓,而1楼设有餐厅。记者发现大厦2楼有烧腊工场,放置有大量石油气樽,而大厦5楼亦存放大量气樽。1楼餐厅职员则表示,营运十多年,一直相安无事,不担心被取缔。
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副教授姚松炎表示,政府明言会优先处理有危险品牌照的工厦违契问题,意味这183幢工厦将较难营运吸引大量人流的生意,客源减少,短期内亦会较少人愿意租用,租金自然受压。姚预期,该批大厦的部分业主会愿意减租一成,以减少空置时的租金损失。
姚松炎认为,现时工厦的需求主要是供应给一些创意产业做场地,且现时工厦楼面求过于供,该批工厦可成功转型至其他用途。姚认为政府此次措施,打击面不大,未必会影响整个工厦市场。
姚称,政府这一举措可能令现租客被迫要迁出工厦,亦令业主蒙受损失,甚至于支付赔偿,但他直言安全比公道更重要。考虑之前工厦火灾造成的损伤,他都赞成立刻清除隐藏危险。
另外,有资深消防人员解释,申请危险品牌照需过两关,先寻求则师向屋宇署入则,提供有关计划设置危险品仓库的位置,让屋宇署审视该位置是否适合,包括附近位置会否有可能聚集人流;完成审批后,再将个案转交消防处危险品课,因应申请人提出贮存的危险品种类及数量,要求申请人设置相应消防设备及遵办相关安全要求,然后才会发牌。而相关部门每12个月会再巡查,以更新牌照。
根据规划署2014年的研究发现,当时旧工厂区工厦整体空置率为5.3%,其中在“工业”及“商贸”地带上的工厦空置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分别由2009年的6.5%和8.4%,下跌至2014年的3.5%和6%,报告指这反映香港有许多行业对工业楼面仍然有相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