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足球青训 请向葡萄牙士砵亭学习
虽说“五场不胜入四强”这战绩使外间对葡萄牙的实力有所质疑,但世人无不肯定其足球人才源源不绝。葡萄牙的成功底蕴,是三大球会领头的青训体系:宾菲加、波图和士砵亭。而士砵亭的青训系统——Alcochete青训营,拥有优质的球员培训架构和球探制度,既把国内的青年才俊尽收囊中,又可以让他们得到健全的发展。除了冰岛,任何推动足球青训事业的人都应该以士砵亭的发展为鉴。
让青年球员在竞争激烈环境中成长
Alcochete 的青训营为葡萄牙国家队提供 9 名成员,而一众葡国名将如费高、般莫迪(Luís Boa Morte)、维路素(Miguel Luís Pinto Veloso)皆出自这家球星工场,究其原因,是士砵亭拔擢了不少青年球员到同一队,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成长。
看士砵亭的阵容,十居其九从本家青训出身,包括:门将柏治斯奥(Rui Patrício)、威廉卡华路( William Carvalho)、祖奥马利奥( João Mário)、施华(Adrien Silva)、安治马田斯(André Martins)、史美度(Rúben Semedo)、卡路士文尼(Carlos Mané)、艾斯基奥(Ricardo Esgaio)、费古拿度(Tobias Figueiredo)、谢臣马田斯(Gelson Martins )和彭利拿(Matheus Pereira)。即使他们未必全部入选葡萄牙国家队,也至少有为 U21 国家队出战的经验。士砵亭虽然靠贩售青训产品图利,但相当重视球员本身的健全发展,并能在旧人离队后,迅即补上新血。
多吸纳拉美外援 互相感染、学习
有许多球迷将士砵亭和阿积士比较,认为两家球会的经营理念相近。但是,士砵亭拥有比阿积士更优厚的背景——葡萄牙的语言和文化传统,这能吸引更多拉美外援以她为登陆欧洲的第一站,从而给新秀开创了更优秀的联赛环境,受拉美外援的薰陶,对个人技术有更高要求。就翼锋而言,士砵亭便诞下了不少家传户晓的名字,例如富查(Paulo Futre)、费高、C朗拿度、兰尼(Nani)、哥利斯马和森马奥(Simão Sabrosa)。
除了个人技术,士砵亭球员亦以强大的身体质素著称。许多球迷对C朗拿度的体格啧啧称奇,其实他的基础亦不是在曼联打下的,而是在士砵亭。
位于里斯本市郊的 Alcochete 青训营,拥有 4 个自然的和3个人工的草皮球场,以供球员日夜锻炼球技。除了个人技术,士砵亭亦着重提升球员的即时决定能力(decision-making)和全面竞争力(overall competitiveness)。关于后者,士砵亭球员要具备强横的身体质素,因此许多青年学徒自15岁起,便要接受肌肉训练。
身体质素要训练好 训练全面竞争力很重要
士砵亭的球员是如何锻炼肌肉的?下午 4 点放学后,他们便要在室内做一小时重量练习以增加肌肉,尤其重视锻练四头肌、腹肌和小腿肌肉。C朗拿度初来报到时很瘦弱,但经过士砵亭的训练后,腿部、胸部、胳膊上的肌肉增加了不少,为他后来在曼联和皇马的成功铺路。
锻练好在身体质素之后,士砵亭进而注重培养球员的竞争态度、对比赛的专注力、团队精神和找出并攻击对手弱点的能力。这套训练方法有助许多出身街头足球的少年适应对抗强度日渐增加的现代足球,发挥强大天赋。近十年来,士砵亭藉外销青训产品,获得 8000 万欧元收益(占球会转会总收入的一半),并开拓了在海外市场兴办青训计划的商机。
许多香港传媒目睹冰岛足球的成功,纷纷嚷着别人的青训成功之路容易复制,可是,从士砵亭的个案看来,成功的青训计划不仅依靠资源投放,还需要清晰的方向、定位,并注重技术细节。但看香港,自从体育学院解散足球部后,以上一切无从谈起,这也是使笔者和无数对本地足球有盼望的人心痛的地方。
(本文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