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揭发血汗虾工厂夺普立兹奖 记者门多萨:我爱揭发恶行

撰文: 高紫恩
出版:更新:

“我喜欢侦查、研究、揭发恶行。”美联社记者门多萨(Martha Mendoza)简单直接地说。她是一个侦查记者,像侦探一样“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誓要查出真相。不同的是,侦探查案的疑犯多是作奸犯科的坏人,但她的矛头往往是指向政府及商家。她和同事一起揭发了血汗虾工厂中的奴工苦况,提供足够证据,促使当局执法,成功救回2000个活得像奴隶的渔民及工人,成就了他们一个卑微的愿望──让他们回家团聚。门多萨凭血汗虾报道赢得2016年普立兹新闻奖,在热烈掌声过后,她归于平淡,继续平实地当一个记者。她在电邮中爽快地接受了《香港01》访问,花了半个早上的时间讲述当一个侦查记者的经历。

报道刊出后,印尼当局不欲事件闹大,便开始展开调查,最后成功让工场的奴隶逃出生天,重返家园。(美联社)

记者从网上搜集资料时,发觉门多萨会在论坛上分享她的报道,网友问道:“作为消费者,怎样做才可为解救血汗虾劳工出一分力?”她会回复网友,多选择本地出产的海鲜。

她会用自己的方法把报道传开去。

其实,撇开侦查记者的身份,门多萨亦是一个普通记者。在侦查血汗虾事件期间,每日仍要兼顾报道大小数不清的新闻。门多萨认为,这些每日新闻并不是负累,反而是每宗侦查报道的开端。她举例说,飞机失事坠毁后,她会仔细研究,追问飞机失事的原因,发觉有不妥便会开始进行侦查,突发新闻与侦查式报道并不是割裂的,反而互相关连。

侦查花时间 不断埋首看文件

侦查记者的日常工作便是搜查蛛丝马迹,深究细察。她有敏锐的新闻触觉,储有很多值得侦察的故事,不愁没有案件。她指“环境、健康和教育等问题,全部在我们周围。”门多萨担心的是有太多案件,难以找出一个专注处理。

侦查的报道往往都需要更多时间,门多萨也表示认同,“但却不像写博士论文般”,她慎重地强调侦查要小心确保资料准确。门多萨展开侦查式报道时,总要仔细研究沉闷、冗长的文件。

她不怕栽进冗长的文件,深信总可抽丝剥茧,揭发政府隐藏的资讯。在2005年美国联邦政府化验饭盒袋的含铅量报告内容含糊不清,让门多萨起疑心。她利用一年时间追查,终有收获,发现政府部门隐瞒了化验结果。报道一出,即引起回响,证明只有从细节中搜索,才能发现到魔鬼,点出当局不当的处理手法。

美联社记者(左起)埃丝持(Esther Htusan)、麦克道尔(Robin McDowell)、门多萨(Martha Mendoza)及梅森(Margie Mason)合力追查血汗虾事件的来龙去脉。(受访者提供)

在侦查血汗虾案件时,门多萨从数百页的法律条文中,挑出了两只字,堵塞了美国入口货物的漏洞。美国法例中的“Consumption Demand”(消费需求)为血汗厂商制造了罅隙,法例订名只要美国本土对入口货有需求,即使是由奴隶生产,也不受美国规管,可照样入口。这两只字令美国无法完全禁止输入由奴隶生产的货物,让美国人成为血汗商品的终点站。于是,门多萨把漏洞告知众议员,让议会反复聆讯。结果,总统奥巴马签署新例,堵塞漏洞,过程历时一年。

记者侦查时要消化大量文件,门多萨在白纸黑字中挑出重点,看似简单,但需时甚长,她表示只是希望为社会带来变化。门多萨总是有目标地挑出重点,有耐性地从翻开一页又一页的文件,找出一个答案解释事件。

捉紧一根线头追踪

只要捉紧了一根线头,门多萨便会沿住线索,追溯源头,她打从一开始便决定追踪血汗虾的下落。

整个庞大的虾市场,经重重分销,每一次交易都是商家的赚钱机会,偌大的商机就是由两个剥虾工场支撑。美联社为此制作了一个清晰的互动图表,列出血汗虾的运送过程,血汗虾先由两个剥虾工场,转售予约20个入口分销商,再卖到美国40至50间超级市场。图上每一点都是门多萨研究整合出的流程。她只抱住一个信念:进口商对出产血汗虾的残忍责无旁贷;不可因无知而推搪,否认来源。

商人利诱缅甸渔民到印尼作血汗工人,工人获救一刻难掩兴奋的心情。(美联社)

她把矛头指向进口商,更逐一向入口商及超级市场查询索得回应,但有些公司却不瞅不睬,或者只是片言只语,带点官腔的回应,敷衍地声称“同意人权价值”。尽管侦查过程繁复,又要追访公司回应,但她轻松地说“我享受过程,我喜欢问问题。”

与同事互相交流 炼成侦查好功夫

“我的同事都十分聪明。”门多萨没有一个特别崇拜的记者作参考对象,一众同事都是她的学习对象。平日她看到重要资讯会转告同事,同事也一样,互相传递资讯,她说自己侦查功夫,便是在同事交流之中炼成,她庆幸自己与聪明的同事共事。当她发觉别人做了一篇报道,而她又想知道其背后的方法时,她更会致电该记者询问,决不放过学习任何一个破案方法的机会。

即使有如福尔摩斯般心思细密,推理能力高,总有破不到的案件和解不到的难题。在侦查过后,有些案件根本没有问题,她便会由得它。当遇上一个人解决不到的事,便会找同事征询意见。她带着无可奈何的语气说:“或者会交予同事”,不过,她总会后悔,觉得这不是一个好主意,还是靠自己破案较好。即使遇上解不到的难题,她也坚定地说:“我不会轻易放弃。”相隔一段时间,她便会翻看旧案件。

我觉得事件可耻,但不会愤怒。
门多萨

大概政府或财团最怕的,就是这种难缠的记者,总不会放弃每个案件。门多萨说现时查不到的案件便会放下,也许相隔几年,便会有更多线索浮面。她忆述起一宗侦查,有曾参加韩战的退役军人指,美军在韩战时杀害平民。她追查却苦无线索,相隔数年后,竟有研究人员从档案库中找到相关资料,这时才可翻开案件,展开侦查。

门多萨最记得,证明了美军在韩战中伤害平民后,似乎为死者还了一份公义。事后有韩国人对门多萨说:“我会记得美联社。”这一句说话简短却沉重,让她感动不已。侦查过后,总换来了一份余温。在血汗虾报道中,她最感动的是见到离家22年的渔民终于可以回家。不过,她说事件尚未完结,仍向着贩卖劳工等源头方向着手跟进。

“满足感不是由金钱而来”

新闻中坏消息总是占多数,世界不公义的事情还有很多。她说:“我觉得事件可耻,但不会愤怒。”愤怒只是表面的波涛,只有深处的暗流才能让她平静地思考。在访问中,她不会把宏大理念挂口边,总是轻描淡写地带过。她说,在美国,记者也不是赚钱的行业,她坦言科技行业更赚钱,但记者一职有她认同的价值,补偿了工资的不足,她的“满足感不是由金钱而来”。

门多萨语气中带着一种沉实,血汗虾也只是众多新闻的其中一宗,她的行事历上尚有很多未完的工作有待完成。

(美联社)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