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Zaha Hadid】风格源自性格

撰文: 麦婉婷
出版:更新:
我不相信和谐。如果你旁边有一堆粪便,你也会仿效它,就因为你想跟它和谐吗?
Zaha Hadid

曾经有人将建筑比喻为诗,将建筑细节而衍生的感官诱惑与想像说成是意境。而Zaha Hadid的作品就有很极端的二元分野:不管是纸上谈兵的概念作,还是那些已昂然耸立的建筑物,一边有人说她感性,另一边就有人批评她任性。无论是正面或负面,人们似乎更喜欢谈论Zaha Hadid的真我。不过,Zaha Hadid一直都好像穿上防弹衣般继续保持大胆、有话直说的作风,性格就像火山般火爆,这让她的作品更多元化、更夸界别,更有难以言喻的争议性和影响力。

Zaha Hadid的美学与价值

正在香港大学建筑系修读硕士的吴兆昌说:“Zaha Hadid的建筑师楼是很特别的,虽然只有20年历史,但她一直都能够贯彻她的个人风格,完完整整呈现出来。她的美学,不是人人会赞美的那一种,但对于建筑史来说,就有着前瞻性作用。是潮流,是导向,有正面、划时代的意义,将建筑的美学推前。”

结合科技和传统,Zaha Hadid与Gareth Neal联手设计的工艺橡木花器。(网上图片)

据外媒引述Gareth Neal的说话:“Zaha Hadid的工作团体在电脑模拟成型的技术无容置疑是首屈一指,更将数码互动的可能性推到极致。我以花器的原型作为起点,然后利用他们的特质和技术,以数码技术模仿傅统工艺,制作出戏剧性的极端工艺品。除了实用性用途,我更希望作品会令观众思考工艺、手工与数码机械手工的关系。”

Zaha Hadid设计女装鞋履,设计贯彻其超现实的作风。 上:United Nude 下左:Lacoste 下右:Melissa(网上图片)

除了建筑外,Zaha也跟时尚扯上关系,曾受United Nude、Melissa、Lacoste等品牌邀请设计鞋履,而经由她双手所设计的作品,一如建筑般教人意想不到,跟日常鞋型设计相异,突破我们的想像空间。

Zaha Hadid Architects X Pharrell Williams Adidas Originals Superstar Supershell (网上图片)

虽然有人认为怪异,甚至质疑这些鞋履的舒适度,我行我素的Zaha却回应道:​“作为设计师,除了了解鞋履的人体工学,如何保证鞋子可以提供支撑和平衡,以及让穿着的人行起来舒适,同时也要发掘设计和制造的新技术。我不觉得任何一方面可以凌驾于另外一方,但设计师的角色,匀有以上责任。”

Zaha Hadid的性格美 x 粗犷主义建筑的延伸:寻求出路

Zaha爱穿同样被标为另类设计的三宅一生、Elke Walter 服饰示人,蜿蜒破格的结构,将她的破格风骨,由内到外,尽现人前。(网上图片)

当有许多人打击Zaha,她却仍然展露一贯的自信,不讳言过去的经历。她曾向外媒忆述,在1977年,划时代的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及建筑师Rem Koolhaas曾邀请她加入。

Zaha Hadid:“只可以作Partner。”

OMA:“服从性的那种。”

Zaha Hadid:“不,我不能。那伙伴关系已经结束。”

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胆大包天的说话造就她明天的成功。作品散落全球,吴兆昌到过Zaha理工大学赛马会创新楼,“作为设计学院的校舍,其实也不太差。我认识一个在Zaha Hadid赛马会创新楼对面工作的教授,他办公室的窗刚好对著创新楼,他认为向窗外望时,其实颇耐看。那幢大楼的确能捉到人们的眼球。”

该教授还透过观望悟出建筑不一定要四四方方,正正看穿了Zaha的理念:除了现代主义的简约方形建筑,建筑应该有一些新的方向。除了实用上的需求,心理渴求、空间为人带来的感觉都同样重要。而Zaha的建筑则属后者,为空间带来性格。

有性格的人,自然会设计性格建筑。

想活得容易,就不要做建筑师!你教不出建筑师,但你能启发他们!
Zaha Hadid
奥运热,Zaha Hadid Architects为伦敦时尚场所Dover Street Market设计橱窗,继续以水为题,以有机几何图形形成大型装置呼应早前落成的伦敦水上运动中心。
Zaha替Georg Jensen设计,看到其签名式波浪建筑风格。

丹麦品牌Georg Jensen曾邀Zaha就2016巴塞尔钟表珠宝展设计主题建筑艺术装置及首饰,这设计除了呼应她替北京望京SOHO三栋的波浪建筑风格外,以“层叠山峦”为主题。自然流动轮廓,实在地将建筑线条的自然光影,继续保留于细小的可穿戴雕塑上。

Zaha Hadid Architects与意大利室内设计公司CITCO共同设计家具系列中的大理石桌子“Luna”。黑色原始纹理、平滑台面、流线型支撑脚,贯彻Zaha Hadid一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