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巴天价回归曼联 背后炒作利益重重

撰文: 运动公社
出版:更新:

普巴以 8900 万镑天价转会曼联,既破职业足球界的纪录,也是金钱足球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各方如何善用这宗交易进行商业炒作?普巴的经理人拉奥拿(Mino Raiola)和 adidas 在整单转会操作中扮演什么角色?从球会经营的策略来看,为何曼联需要普巴?

普巴是 adidas 的星级代言人,和曼联产生的协同效应必然更大,adidas 当然乐见两者珠联璧合。(Getty Images)

文:高俊贤@运动公社

为普巴转会造势 adidas 从中获益

本届欧洲国家杯前夕,普巴的 Twitter followers 为 146 万人,如今跃升至 228 万人。普巴在今届欧洲国家杯并没有一鸣惊人的表现,但是他回归曼联的传闻,成为 Twitter 上各大球迷关注的新闻,自然有大量球迷蜂拥关注他的社交平台帐户。对普巴和他代言的品牌 adidas 来说,这是提升人气的商机。

adidas 似乎一早预知这宗转会。转会消息在英国时间 8 月 9 日才确认,但早在 7 月 20 日,经理人拉奥拿曾经在个人 Twitter 留言说:“普巴的转会交易还没有达成,太多人在胡说一通(There is no deal done regarding Paul Pogba, lots of bla bla bla.)。”7 日后,adidas 推出宣传片,内容是普巴在报章上读到关于他的消息(标题是“Blah, Blah, Blah”),指坊间媒体对普巴的报道不尽不实,然后还以法文说一句“永不要相信在报纸上读到的东西”。而且,片段里还出现有曼联标志的广告牌,牌上还写有“Blah”字句。

及至8 月 8 日,英国歌手 Stormzy 在个人 Facebook 发布一段为 adidas 拍摄的 MV,内有他和普巴穿上曼联球衣的片段(但是片段很快被删去)。在事情尚没有尘埃落定前,adidas 对普巴所属的球会祖云达斯简直毫不尊重,但是他们又同时是祖云达斯的球衣赞助商,因此后者也只能徒叹奈何了。

虽然没有充分证据说明 adidas 有资助曼联购买普巴,但他们一直为交易造势,而且也是交易的受益者,很难不相信 adidas 是促成普巴离队的一大推手。诚然,曼联的竞技水平不如祖云达斯,但是商业开发能力和品牌价值却远在祖云达斯之上。普巴是 adidas 的星级代言人,和曼联产生的协同效应必然更大,adidas 当然乐见两者珠联璧合。

adidas 推出宣传片,内容是普巴在报章上读到关于他的消息(标题是“Blah, Blah, Blah”),指坊间媒体对普巴的报道不尽不实。(Youtube 截图)

肖像权官司耗费巨 促成普巴转会

普巴想离队,其实早有先兆。今年 1 月,普巴在 Instagram 发布一张在巴塞隆拿球衣上签名的照片,此举疑似是向巴塞抛媚眼。与此同时,拉奥拿对外力言:“还没有球队能为普巴出价超过 1 亿欧元。”这差不多宣示了祖云达斯对普巴的心理底价是 1 亿欧元。虽然祖云达斯曾经开出年薪达 700 万欧元的新合约留住普巴,但也留不住他的心。

奇怪的是,去年夏天车路士曾经报价 9500 万欧元(这则消息引自法国《队报》,虽然这个价格比曼联的 1.05 亿欧元低,但车路士的财力未必负担不起上亿欧元),当时普巴并没有离队的意欲;而且拉奥拿也在去年 11 月扬言普巴极有可能留队。普巴一直希望为皇家马德里或巴塞隆拿效力,他可以留在祖云达斯争取佳绩后才决定人生的下一站,为什么他的态度有这样大的变化?拉奥拿如何影响普巴的意愿?

关键在于围绕普巴肖像权的官司——一宗让其耗上不少身家的官司。当初普巴由一位名曰 Oualid Tanazefti 的经理人发掘,并由法国 La Havre 转投曼联,后来 Tanazefti 和拉奥拿共同成为其经理人。普巴很信任他,甚至经由 Tanazefti 介绍,把个人肖像权卖给一家卢森堡的公司,以图避税。不过,拉奥拿后来发现该公司持有人正是 Tanazefti 。普巴为赎回肖像权和他闹上公堂,最后花上 1500 万欧元代价和对方庭外和解,这差不多相等于他过去数年薪水的总和(他的年薪是 450 万欧元)。如是者,普巴需要巨额的收入才可以抵上庞大的开销。拉奥拿因势利导,促成这宗转会。

拉奥拿善用 Di Marzio 为首的意国媒体放风,营造祖云达斯愿意为高价放人的形象,另一方面又引导普巴向会方表明离队意愿,并且乘机向祖云达斯推销旗下另一客户马度迪,作为普巴的替代品。多管齐下,让拉奥拿赚得 2000 万欧元佣金,他简直是现代足球经理人的“榜样”。

普巴正式回归曼联。(曼联官方 Facebook 图片)

需要普巴助返欧联 曼联一改态度倚赖经理人

有许多球迷仍然深信曼联在是次交易沦为冤大头,实不知其何等迫切。

在竞技层面,曼联需要一位有力担任核心的顶级球员,才可以重拾欧联席位;在经营层面,曼联需要一位有力维持商业影响力的巨星,才可以抵销失去欧联资格的影响,所以曼联需要普巴。再者,在希古恩也能卖个 9000 万欧元的年头,普巴的高身价也可以理解,他在账面上为曼联赚得的数字也能抵过天价转会费和高薪。更甚者,曼联的吸引力确实不如皇马、巴塞,却能够买来与两队级别相配的顶级外援,机会稍纵即逝,更万不可放过。

值得注意的是,曼联的重建极其仰赖经理人。两年前曼联利诱佐治文迪斯,方能买下迪马利亚;两年后曼联笼络拉奥拿,才获得普巴。费格逊过去不甚愿意通过经理人之手高价挖角,照样取得成功;但是球会的管理架构和引援方式,却一直落后于拜仁慕尼黑和祖云达斯等欧陆球会,而且还留下一个竞争水平不甚强大的班底。如今曼联要以高价挖角提升战斗力,才能在短期内重振旗鼓,亦是亡羊补牢之举。两三年后,当曼联重上正轨,如何改革球会管理、摆脱对经理人的倚赖,已经是后话了。

当然,足球的本质被种种利益交换侵蚀,绝对远离初衷。曼联和普巴的结合,终究是不健康的,却又无可奈何。

利申:曼联球迷

(本文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