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话与Facebook Emoji】各地中文大不同

撰文: Ben Sir 欧阳伟豪
出版:更新:

(小丸子与鱼丸子在自修室)鱼丸子:小丸子,Facebook多咗五个心情符号㖞。小丸子:知道啦,今年二月已经推出咗喇。唔好嘈住我啦,我要做功课呀。鱼丸子:噢,你最钟意系边个心情呀?小丸子:嬲嬲。鱼丸子:点解呀?小丸子:因为可以将10万个嬲嬲送畀你呀!

梁振英Facebook嬲数爆灯。(资料图片)

这个“嬲嬲”符号如何使用,我其实不太确定。究竟,发帖子的那个人,我给他一个“嬲嬲”,这代表我不喜欢他这个人,还是不喜欢他的帖子的内容,还是不喜欢他做出发该帖这个动作?

我把这些问题放在Facebook,询问网民如何使用该心情符号,结果我收了很多“嬲嬲”。

台湾中文和简体中文把符号都称作“怒”,用了一个单音节词,请看下表。

英文 Love HaHa Wow Sad Angry
台湾中文 大心
简体中文 大爱 笑趴 心碎
香港中文 劲正 哈哈 惨惨 嬲嬲

 

整体来看,香港中文多用双音节词,如:劲正、哈哈、惨惨、嬲嬲;单音节用得最多是台湾中文,如:哈、哇、呜、怒;简体中文介乎中间,三个双音节(大爱、笑趴、心碎),两个单音节(哇、怒)。香港中文另一音节特色是,较多选用叠词,如:哈哈、惨惨、嬲嬲;其他两种中文都看不见叠词。

除了双音节、叠词外,香港中文在选词上仍异于其他两者。Love的翻译,台湾、简体都用形容词“大”,香港没有用“大”;Wow 的翻译,台湾、简体都用“哇”,香港没有用“哇”;Angry 的翻译,台湾、简体都用“怒”,香港没有用“怒”。由此可见,台湾、简体较为接近,而香港则有自己的特色。

香港以“劲正”这个广东话词来意译英文的 Love, 既不是“心”也不是“爱”;译 Wow时,香港则以“哗”来表示,因为“哇”不是我们惯用的字;至于Angry, 香港也用上广东话“嬲嬲”来表示,所以用字上,香港中文多以广东话把心情符号翻译出来,使自己有别于其余两家中文,突显自己的本土味道。

重看香港中文的叠音词,我相信官方想为用家带出一点可爱、鬼马的信息,因为叠音词后面还可以多加字词来增加玩味,例如:哈哈笑、惨惨猪、嬲嬲猪。如果玩尽一点,“哗”可以双音节化为“哗哗”,而“劲正”可以变成“正正”,又或者再特色一点:“正呀喂”。

(本文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