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Q 20周年】与ICQ同一命运的香港创新科技

撰文: 张景宜
出版:更新:
ICQ 曾经为即时通讯开创了先河,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却慢慢地被新的技术赶上及超越,与香港创新科技的发展也很相似,本来有条件领先其他国家,但平白的浪费了宝贵的二十年。
张景宜
玩ICQ是一段七十后、八十后的专属回忆。

前几日,英国的同学在 Telegram 发了个文章,原来 ICQ 不知不觉已经诞生了 20 年。

七十后八十后 想起那些年

回想起那些年,坐在电脑面前,等待着朋友、情人、暗恋对象上线,期待“喔噢”,一聊就是几个小时。也许你也曾经试过在搜寻栏中,打关键字或是随机打些数字去认识一些新朋友。在那个慢速年代,发些档案给朋友可能用上半个小时,一边等待,一边与不同朋友聊天提升打中文字的速度。

那个年代,几个同学坐在电脑前,不停刷屏登记新号码,希望能拿到一个特别的八位数字帐号;有些朋友则继续骄傲地使用那个六位数字的帐号。那个年代男女还比较平等,把自己上线状态隐藏,静静的看着喜欢的人上线不会被标签为“毒男”;翻看一下她的简介,了解兴趣和最新状况,还算是加深对别人的了解;发送离线的讯息,通常对方看到都不会“已读不回”。这是一段七十后、八十后的专属回忆。

Facebook 在香港短短几年已经有超过 500 万人在使用,主导了香港即时通讯软件市场和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 网上截图)

ICQ 与八达通创先河 停滞不前被超越

ICQ 广告愈来愈多,加上功能不及 MSN,身边的朋友逐渐离弃了 ICQ。2004 年在耶鲁大学交流时,同房的美国朋友都用 AOL,而大学的社群也刚开始流行 Facebook。那年回港开了帐户,偶尔放放生活照,但身边的朋友主要还是用 Xanga 和 Blogspot 打日记。笔者对 Facebook 之后在香港的发展和普及性也感到惊讶,短短几年已经有超过 500 万人在使用,更不用说 Whatsapp、 Instagram、Snapchat 以及 Telegram 的发展,主导了香港即时通讯软件市场和社交媒体平台。

ICQ 曾经为即时通讯开创了先河,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视像通话、发送短讯到手机等功能突破了旧有电话技术的限制,传送和接收电脑档案算得上是“分享经济”的始祖。却慢慢地被新的技术赶上及超越,与香港创新科技的发展也很相似,本来有条件领先其他国家,但平白的浪费了宝贵的二十年。即使像 ICQ 在后期不停加入新的元素和功能,当用户已经不在,一切已经太迟了。

八达通跟 ICQ 一样,差不多在二十年前面世。当年技术独步天下,开创了电子货币的先河,日本的 Suica 和 ICOCA 都学习有关技术,一张卡解决不少生活所需。但是后来有关技术没有什么改良,反之内地的电子货币交易平台,到美国的手机系统交易,都超前和领先香港技术。假如政府和商界当年能够投放多点注意力和资源,也许香港人在流动支付服务上也能分一杯羹。

新加坡政府早在九十年代初,成立科技研究局(A*STAR),促进及催化科学技术和研究。(资料图片)

新加坡积极孕育新创企业 香港欠缺创新科技生态

而为人诟病多年的数码港和科学园发展项目更不用说,除了划了一大片土地发展地产项目,有关当局只是不断吸引外资设立办事处。过去十几年,实在数不出有多少科研项目在这两个科学园培育出来,倒是最近有一单怀疑诈骗的咖啡机创投项目,引起公众关注。

对比新加坡,政府早在九十年代初,成立科技研究局(A*STAR),促进及催化科学技术和研究。在政府、商界和学术界携手合作下,将科研成品推向市场,短短几年间孕育了不少医疗科技、生物科技、计算机工程的新创企业。笔者不少友人在外国拿了相关的博士学位后,都移居新加坡从事研究工作,他们都说香港没有环境和机会发展。

这个城市不是没有人才去发展创新科技,从 Google 的广东话搜寻到 9GAG,Facebook 的工程师到无数在全球各地工作的香港专才,都证明了香港人可以打破旧有的框框。

政府需要创造一个创新科技的生态文化,鼓励外国和内地资金培育创新企业,让希望留港发展的专才赚取一份合理的人工,也可以吸引科技人才来港发展和贡献。ICQ 管理团队发现问题太迟来不及补救,白白将市场让给后起之秀,香港假如再不进取,将会一如 ICQ 一样,只能让人忆起昔日的光辉岁月。

(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