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早餐就有好成绩?到底研究报告说了什么

撰文: 李立峰
出版:更新:
香港媒体资源太有限,新闻工作者待遇差,工作流程紧迫,很难怪记者不太习惯详细阅读研究报告。结果,学者“讲大咗”、报道“报大咗”,或者没说清楚研究的限制,偶然会发生。
李立峰
传媒在报道侯杰泰的研究报告时,把重点放在“食早餐的学童成绩较好”之上。(资料图片)

星期天,中文大学教育学院的侯杰泰教授发表了一个研究报告。在传媒报道中,研究结果的重点在“食早餐的学童成绩较好”。那不就是传统生活智慧吗?有趣的是,这个表面上没什么好争议的研究结果,在网上也惹来了不少批评。

我想,惹来批评的原因,多少在于研究触及极具争议的TSA,而侯杰泰教授又是TSA统筹委员会委员。我本身不认识侯教授,对TSA也没有好感,但倒是有兴趣梳理一下那份研究报告到底说了什么。

网上报告没明言 不代表没排除其他可能性

最多批评者指出的一点,是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常吃早餐的学童成续较好,不等于常吃早餐令到学童成绩较好。这是社会科学常识,研究团队不至于连这点都不懂吧。事实上,整个研究报告,在网上是分成4个档案的,其中之一谈方法。研究团队坦承:

虽然相关系数(correlations)不能用于推断因果关系,但相信在我们的分析中,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仍然可以得出重要的因果关系。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特定情况”,使研究团队有信心把食早餐和成绩之间的关连视作因果关系?

不懂社会科学方法的人都可以想到,常吃早餐的学童成绩较好,可能只是因为常吃早餐的学童家庭环境较好,或者家长较懂得照顾和教育子女,又或者学童自己有更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在社会科学分析中,研究者至少要做的,是尝试在多变项分析中排除掉这些其他因素的影响。网上报告没有明言研究团队有没有这样做,但相关研究报告档案的开端这样说:

吃早餐对学习表现的影响十分大,它为学童带来的好处甚至远超学生在学习模式、学习动力、自信心、家长教育水平或家庭收入方面所带来的优势。

除非我们相信研究团队完全胡说八道,在没有做过相关分析前就说出以上的话,否则,数据分析应该已经把家长教育水平及家庭收入等因素的影响计算在内,只是研究简报没有明言。

网上报告开端已暗示曾将家长教育水平或家庭收入等因素考虑在内。(中文大学网站撷图)

报告曾指出有关推论背后理由

固然,通过统计控制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其局限,因为一些因素可能没有在研究中被测量。所以,研究简报又说:

单靠此研究,我们无法完全肯定理想的学业成绩是由食物本身引致,或只是勤力学习的学生同时进食更健康的食物所致。

有趣的是,研究报告随即补充:

不过,分析显示后者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这是因为勤力学生的健康饮食带来更佳的学业成绩,那么是次研究应该能够展示进食其他公众一致认同健康的水果及蔬菜也能带来更好的学业成绩,但结果并非这样。因此,是次的研究数据反映出学生进食的食物确实会为他们的学业成绩带来影响。

这应该就是研究团队所指的“某些特定情况”。在以上的一段文字中,“勤力学习”大可以改为“学童的整体生活习惯是否健康”等,但逻辑不变:对于为何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的学童成绩较好,多吃水果及蔬菜的学童的成绩却没有较好这一点,似乎没有明显而合理的“其他解释”(alternative explanation)。所以,研究团队觉得有理由相信,是进食了什么影响了学童的成绩。

这仍然只是一个推论,不能“证明”吃早餐和学童成绩有因果关系。不过,根据研究结果的一些细节,尝试推理出某种因果关系存在与否的可能性有多高,是社会科学中在讨论研究结果时常见的做法。如果有问题,问题在最后的语言表述,根据某种推理“有理由相信”数据展示了某种东西,跟数据“确实”展示了某种东西,意义很不一样。

(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