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委会争议:也说本土及 ANYONE BUT CY

撰文: 冯嘉和
出版:更新:
事实是,医生执业试将仍然是由中、港大的医学院负责,杨岳桥“两大医学院一起发癫,才会出事”的讲法,严格而言也没有错。甚至梁家骝本人亦指出,政府方案迫切的威胁,并不在于降低考试要求……“有限度注册”的申请,属于“免试执业”的特别安排,要由医委会投票才可通过!而政府在增加医委会业外委员之余,同时却又坚持不肯接受任何增加业内选举委员的反建议,可见所谓“增加透明度”只是其次,“政府在医委会内不够票”才是重中之重!
冯嘉和
医护人员早前穿着白袍到立法会声援。(黄永俊摄)

【编按:关于医改争议,博评爆发笔战,请按此一POST睇晒。往下继续阅读。】

医委会改革,政府本来以为“医医相卫”及“医生人手不足”已是深入民心,加上泛民政党支持,立法会通过法考案应是囊中之物。谁知怪医梁家骝突袭拉布,独力瘫痪议会,政府顿失预算,亦激起了社会关注。该议题近日已有不少评论,在此不作重复,反而想分享一些观察。

医生打本土线 左右政情

首先是反对阵营的分工。

医学界在立法会的代表梁家骝医生,与年青医生组织好像有一定默契。“杏林醒觉”及“前线医生联盟”等建制外组织,可以毫无顾忌的进行“本土线”文宣,直指是次改革的背景,为大陆医生考取本港执业试(LMCHK)合格率偏低,因此属于政府大规模引入大陆医生的阴谋;而梁家骝本人,则主打“专业自主”,即“守住医学界在医委会的多数”,对象较似是业内人士。

事实是,医生执业试将仍然是由中、港大的医学院负责,杨岳桥“两大医学院一起发癫,才会出事”的讲法,严格而言也没有错。甚至梁家骝本人亦指出,政府方案迫切的威胁,并不在于降低考试要求。但“本土线”的作用,正正在于令事件能在短时间内升温,并“吓窒”了“同属建制”的泛民。结果,泛民、建制一起口头谴责拉布,身体却诚实地离开会议厅,为反对阵营换取了宝贵的时间。

引入大陆医生本非最急切威胁

梁家骝一直追问为何政府一定要医委会“由特首委任人士”占多数。引伸出来的问题就是,“有限度注册”的申请,属于“免试执业”的特别安排,要由医委会投票才可通过!而政府在增加医委会业外委员之余,同时却又坚持不肯接受任何增加业内选举委员的反建议,可见所谓“增加透明度”只是其次,“政府在医委会内不够票”才是重中之重!

梁特无信而不立

在功能组别及特首选委中,各种社会利益是如何“被组织代表”,已有不少现成例子,加上梁振英任内“特首委任社会人士”的制度已蒙上“梁粉俱乐部”的污名,只要将问题定性为“梁特霸权”,相信已有不少市民宁可相信“医生霸权”。这就是今天本港政治的ABC(Anyone but CY)。梁粉进驻各大公营机构,就是要玩政治,认不认同是阁下的主观判断,但同一个政府却叫人不要将问题政治化,岂不犹如“呃鬼食豆腐”?医生也不是白痴,难道自己不该玩政治,等你“玩晒”才叫合理?

但本港的反对派也实在是太易做了,只要能搭上“本土”或“ABC”两种概念,即可成为反对政府政策的有力论述。这在是次医委会改革争议中更显露无遗。然而,“本土”及“ABC”能达至“有机统一”,又是谁之过?前者或许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中港身分矛盾问题,不可能一夕之间解决,但有些问题恐怕是事在人为。

梁特既为板荡忠臣,应不介意中央来过“诛晁错以谢天下”吧?又是一个“无信不立”的现成例子,建制派出下声唔该!

【作者冯嘉和是英国约克大学社会政策系博士候选人,研究范团包括医疗改革。】

(本文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