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易行”城市 建筑师:“好行”才是皇道 经济效益亦多
“香港一度是全世界最好行(Walkable)的城市。”著名本地建筑师罗健中说。近2、30年来的城市规划,却让这座好行城市增添危机:被汽车主导规划、遮阴骑楼设计不再、街舖消失,令香港不及昔日好行。罗健中说,城市不好行,对经济、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希望香港的规划模式引“行人为先”的思维。
易行只是“行到”好行更要有趣
政府在观塘一带推展“易行九龙东”,扩阔行人过路处、兴建行人天桥、优化后巷,将“Walkable”译作“易行”,屡次获奖的建筑师罗健中说,所谓易行,可以纯粹是“行到”;然而,walkable 应较接近“好行”的概念:“易行只是‘好行’三个元素之一。好行还需要有趣味、及让人能建立社区关系。”所谓有趣味,也就是让步行变得不单调,例如街店、卖唱、卖艺,都令步行增添趣味。街道上的店舖亦不只是商业价值,其实也是重要的社交场所,让人认识新朋友,也跟老朋友相遇。
以前大楼有骑楼遮阴挡雨 修例后行人日晒雨淋
罗健中说:“好住的城市一定要好行。香港其实有好行的DNA,从前的旧区都很好行,而公共交通网络又占7成行程。”他说,从前大坑、跑马地、九龙城,都是很好行的地区。住楼上的人,落了街在附近便能上学、上班、见朋友。“不过现在,出了地铁、落了巴士却不再好行。”
从前商住两用大厦的骑楼设计为行人遮阴挡雨,不用冷气,简单的建筑设计便已做到舒适的步行环境。不过,随着政府1939年修例,限定骑楼伸出路面的深度,有骑楼遮阴的街道买少见少,不少新市镇的行人路更叫路人日晒雨淋。
汽车发展一度主导城市 建筑规划界重返“以人为本”
近数十年,发展商、规划师、建筑师也受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以汽车为本的城市规划成为世界潮流,结果车辆占路面愈来愈多,行人则需要行远离店铺、没趣味的天桥及地下人行道。车辆挤塞,就扩阔道路加行车线,罗健中形容:“汽车是永远不能满足的怪兽,建愈多路,愈多人买车。扩建道路需要资金,又以卖地建楼宇来换资金,其实只会引入更多人、更多车,恶性循环。”结果行人过马路由一、两条行车线,变成四、五甚至六条行车线,城市的空间尺度不再人性化。近年,建筑、城市规划界重返“以行人为本”的概念,愈来愈多城市也在市中心建行人专区,将车辆拒之于外。然而,香港近20年发展的新市镇,似乎仍未抓紧行人为本的概念。
新市镇天桥化、商场化、去小店 单调不好行
新市镇理应有空间理想地规划,但现实却离“好行”甚远。罗健中说:“将军澳商场林立,以天桥连接,如离开市中心,连接更是断了。”其实,其他新市镇的“不好行”程度其实也不遑多让。例如天水围,因有轻铁而大大加长马路长度。另一方面,新市镇、新屋邨愈来愈少街舖,将店铺全收入商场范围。有人认为商场化,合乎香港多雨又炎热的气候,也是一种人性化。对罗健中来说,是过於单调的发展:“室内商场有其生存需要,然而一个城市需要要丰富体验。如果将所有新市镇都空调式的室内商场,是太过单调,适应不到整个城市需要的多样化,行起来没有趣味。正常人都是又会行商场、步行街、街市、小巷,才是好行的城市。”
将发展和保育二分化是一个伪命题。
好行街道文化有助消费
行人为本的城市设计,会否牺牲经济利益?罗健中认为,建构好行社区,有莫大的经济及社会潜能。
他认为,街道让小店生存、创意工业发展,不单加添步行经验趣味,且有很大经济潜能。他以伦敦的Savile Row为例,解释规划可帮助小店生存,“事在人为”。只要有空间,看似不入流的技术及工艺也可重生及找到出路:“3多年前,政府规划Savile Row只让独立裁缝店进注。当时名牌、现成西装是潮流,独立裁缝店被视为不合时宜。挨过30多年后,却成为世界知名的裁缝店街。”
领展反对在旗下屋邨设立墟市。但罗健中认为,建构好行社区绝对有多赢方法:“如街道更好行,更多人喜欢落街,所有店舖收入会增加,不是你死我活。建立一个好行的街道城市文化,整体消费会大大上升。”
人口愈来愈老化,他认为规划思维只不应再以卖地建楼赚钱为本:“以前以为建多点楼便会赚多点,但其实‘赚埋果啲都唔够蚀’。”好行的社区规划能让人运结、建立社区网络。相反,人会变得孤独,甚至影响健康,令库房开支增加:“老人家如在一个好行的社区,多点落街行,可能更会找到一些工作,不用拿综援。”
罗健中是 Walk 21 Hong Kong会议的讲者之一,主题探讨步行以达至宜居城市,将于10月3至6日举办。会议请来海外及本地学术、规划、建筑、旅游、科技等界别专业人士分享经验,展示城市参考案例,分享理想社区规划。